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中小学)
(总分:120.00,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总题数:60,分数:60.00)
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______。 A.梁启超 B.魏源 √ C.曾国藩 D.谭嗣同 解析: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是______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阿基米德 √ D.牛顿 解析: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他提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3.被誉为“两弹无勋”的科学家是______。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钱伟长 D.邓稼先 √ 解析: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钱学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4.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______。 A.学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特色课程 解析: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 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论著的是______。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 √ C.《教育漫画》 D.《普通教育学》
解析:
6.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______。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政策 √ D.教育影响 解析: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______。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解析:
生活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杜威。斯宾塞提倡生活预备说,杜威提倡生活适应说。“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是杜威提倡的。 8.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______。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解析: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_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 D.长期性 解析:
10.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______。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
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癸卯学制。
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______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 D.2035年 解析:
1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工作利益 √ 解析:
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特征中师生之间的______方便表现。 A.群体关系 √ B.人际关系 C.心理关系 D.工作关系 解析:
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和相互理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
1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______。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 D.康德 解析:
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15.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注意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____。 A.《新教育大纲》 √ B.《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与发展》 解析:
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6.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______。 A.内发论 B.外铄论 √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解析:
荀子和洛克都是外铄论的代表。 17.人的生理成熟以______成熟为标志。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 C.淋巴系统 D.内分泌系统 解析:
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一般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18.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 解析:
施与性惩罚又称正惩罚,是给于一个厌恶刺激以减少行为频率,剥夺式惩罚又称负惩罚,是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以减少行为频率。任何一项惩罚的施与都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19.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______。 A.行动 B.需要 √ C.动机 D.诱因 解析:
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需要,情绪产生的基础是生理需要,情感产生的基础是社会需要。 20.下列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______。 A.阅读技能 B.书写技能 √ C.计算技能 D.写作技能 解析:
智慧技能是指将以习得的知觉模式、概念、规则运用于实际情境,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指导借助内部言语或表象等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也称作心智技能或者认知技能,如写作构思的技能、语言翻译的技能、速算的技能。
2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一论述阐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特性。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 D.严格的标志性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有教师的集体风貌,都具有独特的示范性。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 22.衡量和判断教师的行为恶善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C.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D.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解析:
23.学生享有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 B.获得奖学金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人身自由权 解析:
24.李某是初二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提前交卷离开考场,擅自离校与其他同学相约到离学校一公里处的池塘游泳,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 )。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大部分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不承担法律责任 √ 解析:
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25.下列条目中,不属于2006年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内容是( )。 A.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B.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听课请人代课 C.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D.不准在工作日饮酒 √ 解析:
2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 )所决定的。
A.政治制度 √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规律 解析:
一定社会的教育要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为维护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因此,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7.20世纪末,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属于(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 解析:
人口出生率与教育水平呈反比关系。
28.我国古代培养“君子“的目的决定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表现。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 C.控制功能 D.评价功能 解析:
教育目的的作用是导向、选择、控制、激励、评价。选择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影响着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四书”、“五经”正是在教育内容上的选择。
2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属于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柏拉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