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脚手架搭设
一、工程概况:
××××综合楼工程,位于××××××,由×××××××××合作建设,××××××××设计,××××××监理,××××××负责施工,本工程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地下3层,建筑面积15216平方米;地上裙楼3层,建筑面积8791.11;地上塔楼13层建筑面积14297.平方米;天面层建筑面积99平方米。建筑高度为62.25.2米。
外墙综合脚手的搭设分别按如下三种方法搭设:
1、地下室侧外墙墙综合脚手架,从-13.4米标高至±0.000,脚手架高度为13.4米,采用落地式综合脚手架。搭设高度13.4米,搭设双排脚架,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9.7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2、从地下室顶板至裙楼天面构架面,脚手架高度16.5米,采用落地式综合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6.5米,搭设双排脚架,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3、从地下室顶板至天面构架面,脚手架高度54.2米,采用落地式加卸荷综合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卸荷钢丝绳采取3段卸荷,吊点卸荷水平距离3倍立杆间距。按完全卸荷计算搭设。
4、从地下室顶板至天面构架面,脚手架高度69.2米,采用落地式加卸荷综合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
2
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卸荷钢丝绳采取4段卸荷,吊点卸荷水平距离3倍立杆间距。按完全卸荷计算搭设。
人货笼出入口平台采用落地式独立立柱搭设,离脚手架外排200mm外搭设,立杆的横距 1.00m,立杆的纵距不大于1.50m,步距1.80m,搭设高度62.5m,设4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4、7、10、14层向下吊至下一层7层,卸荷吊环预埋φ20钢筋,卸荷吊杆用φ14钢丝绳。
施工梯脚手架采用单根钢管立柱分段卸荷搭设,搭设高度62.5m,设4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4、7、10、14层向下吊至下一层7层,卸荷吊环预埋φ20钢筋,卸荷吊杆用φ14钢丝绳。
电梯井脚手架由地下室底板起立柱搭设至天面机房底板止,在电梯井内墙边的四个角位各离开30㎝立柱,跟楼层高度搭设1层施工操作平台,平台面层铺设模板,电梯井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9.5m,中部设4道卸荷可满足施工荷载,分别设在第4、7、10、14层向下吊至下一层7层,卸荷吊环预埋φ20钢筋,卸荷吊杆用φ14钢丝绳。
卸料平台采用悬挑式搭设,规格为2.70m×2.70m,裙楼每层搭设4个,塔楼每层搭设2个,高度62.25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3.0kN/m2,施工活荷载2.00kN/m2,设3道卸荷,每层均布卸荷。
为更好配合该工程按期完成,根据图纸设计及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经研究对该工程脚手架编制搭设施工方案,在搭设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各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3
二、编写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杜荣军)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6、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规范; 三、施工规范:
该工程采用落地式搭设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配合施工,满足施工需要和确保使用安全是对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基本要求,为了使扣件钢管脚手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和传递各种荷载作用,其组成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扣件钢管脚手架是由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共同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必须同时设置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杆;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N.m~65N.m之间,以保证“空间框架结构”的节点具有足够刚性和传递荷载的能力;
3、脚手架和建筑物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均匀的连墙件,以便在脚手架的侧向(垂直于建筑墙面方向)提供约束,防止脚手架横向失稳倾覆,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
4、应设置纵向支撑(剪刀撑),以使脚手架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剪刀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5、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时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以防止向内倾覆。 四、脚手架搭设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各级的技术负责人应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脚手架施工方案的有关要求,逐级向架设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技术交底,应了解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待建工程的面积、层数、建筑物总高度、建筑结构类型等;
(2)选用的脚手架类型、形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宽度、步距、跨距及连墙杆的布置等; (3)施工现场的地基处理情况;
(4)根据工程综合进度计划,了解脚手架施工的方法和安排、工序的搭接、工种的配合等情况; (5)明确脚手架的质量标准、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2、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应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五、脚手架搭设组织和管理:
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安员、技术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 1、项目经理:对承包工程项目负安全领导责任;
4
1.1、在脚手架搭设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脚手架施工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严格履行安全检查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1.2、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检查、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施、设备交接验收使用。
1.3、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落实解决。 1.4、发生事故时,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并认真吸取教训。 2、施工员:
2.1、对班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2.2、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指导工作,确保工序管理的顺利实施。
2.3、协调各专业队伍的劳动力安排和使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施工组织按计划进行搭设完成。
3、质安员:
3.1、对班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3.2、对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质量、技术监督。 3.3、对脚手架进行验收。
3.4、拆除脚手架时负责旁站监督检查。 4、技术员:
4.1、对本工程脚手架进行方案编写,解决技术问题,上报项目经理。
4.2、与设计、监理方保持沟通,保证设计、监理方的要求与指令得以贯彻实施。 4.3、对施工员和质安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4.4、加强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确保项目分类明确,及时做好资料备案存档。 5、施工班组:
5.1、安排生产任务时要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作业。
5.2、班前要对所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3、组织班组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议。 六、脚手架搭设地基处理:
1、本工程脚手架在地下室顶板及首层顶板上搭设,顶板的强度足以承受脚手架的搭设的荷载。 2、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应采用木枋或工字钢架空搭设。 3、混凝土地基宽度为1.50m,厚度为10㎝,并在建筑物四周设排水沟。 4、立柱底座垫木采用30㎝×20㎝×2㎝厚木板或夹板。
5、在楼面起立柱搭设用两条8㎝×8㎝方木加30㎝×20㎝×2㎝厚木板或夹板,使其整体均匀分布荷载。
七、脚手架搭设使用材料:
φ48×3.5钢管、直角扣(十字扣)、旋转扣(活动扣)、对接扣(驳心扣)、φ20钢筋吊环、φ14、φ16、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