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6年幼儿园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E:重视个别差异
2、春秋战国时期,首开私人办学的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3、在西方,“课程”一词意为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学习。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人是() A:德国的赫尔巴特 B:美国的杜威 C:英国的斯宾塞
D:俄罗斯的马卡连柯
4、儿童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指。 A:0~6个月 B:6~12个月 C:1~1.5岁 D:1.5~2岁
5、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考试 D:教师认定
6、一题多解属于。 A:聚合思维 B:直觉思维 C:分析思维 D:发散思维 E:重视个别差异
7、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8、《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依据制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D:《宪法》
9、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10、”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高兴 11、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即已形成的____进行想像的。因此,想像是客观的反映。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12、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____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1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4、教学技能训练应围绕的中心是() A:系统的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念 C:教学实践
D:教师本人的教学技能现状
15、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____ A:布卢姆 B:加涅
C:奥苏贝尔 D:奥斯本
16、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17、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E:重视个别差异
19、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__。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20、联合国的标志是() A.A B.B C.C D.D 21、幼儿知识经验有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他们(),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为道德的启蒙教育打下基础。
A:模仿性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强 B:依赖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C:模仿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D:依赖性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强
22、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____的统一过程。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2、”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__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3、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然后进行算子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__。 A.问题空间
B.手段—目的分析 C.启发式 D.算法式
4、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____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心理特征 D:品德 5、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有安全原则、()原则、经济原则、卫生原则、美观原则、舒适原则。 A:开放 B:适应需要 C:参与 D:活动
6、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__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7、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__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8、下列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A:先主性 B:多维性 C:密切性 D:统一性 E:深刻性
9、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