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山沟沟导游词-茅塘景区
各位游客:大家好。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山沟沟的下一个景区: 茅塘休闲区.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前面介绍的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句自豪的顺口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 我们山沟沟旅游区目前暂时由“汤坑”和“茅塘”两部分组成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茅塘休闲区,如果大家在汤坑景区A线探险或B线健身感觉累了,可到茅塘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同时可观赏浙北第一坡流的雄姿及1亿6千万年前地壳运动的神奇威力。
(1.区间车上)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去的地方是茅塘。茅塘以前用茅草、树皮等原料来造纸,造纸前原料要在放满石灰的塘中烂过,这里原来多茅草,大量生产茅草纸,还有很多烂茅草的池塘,茅塘因此而得名。后来,这里毛竹越来越多,茅草越来越少,就改用毛竹当原料来造纸啦!茅塘为高山平台型休闲度假区,主要有茅塘叠瀑、万马奔腾、千羊开泰、茅塘古村落等景点组成。世界遗产研究会的一位教授在考察茅塘景区后,兴奋地把我们茅塘景区的景点名称串联成一首诗:“茅塘叠瀑飞珠玉,双声石洞绕余音,绝壁恋歌情切切,豪气冲天鬼神惊,三生有幸人心暖,四世同堂家业兴,重拳出击打鬼子,抗日将军铁铮铮,万马奔腾闯奇迹,千羊开泰传喜讯。”大家可以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听听美丽的传说,感受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神奇威力,当然,还有许多难解之谜,如茅塘右边有蚊子,左边没有蚊子,还有茅塘人普遍长寿,多数能活到八九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能上山砍柴拖二百多斤的毛竹。
(2.茅塘叠瀑)大家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对映亭”,站在这里,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山沟沟著名的景点“茅塘叠瀑”的浩瀚雄姿。这个大瀑布层层叠叠,丰水时节汹涌澎湃,声震四邻,如千军万马,枯水时节蜿蜒曲折,如细歌慢语,宛约如江南女子。而当你跑到坡流之上回望,这儿又成了 “翠竹丛中藏亭台”,相互映衬!大家可以在这对映亭留个影,与这如诗如画的真山真水融为一体,也就不虚此行了。从这里下去是一个翠绿的山谷。又如一个大盆景,有对联称“入此谷观江南无双盆景,登斯亭赏浙北第一坡流。”庐山有锦绣谷,这里可称翡翠谷,各有千秋,互相媲美。
毛竹是茅塘人的经济支柱,这里亦是余杭区竹子中心产区之一,毛竹深深地渗透在茅塘人的生活和生产之中。原先,毛竹是造纸的主要原料,光我们茅塘,造纸作坊就有七、八家之多。大家现在看到拦水坝地的那一块块呈三角形的石头,是原先造纸打浆的水磨头,我们土话叫“水碓头”,大家沿溪而上的话,就能在溪中看到很多埋在地上的“水碓头”,我们太平一带用毛竹造纸最先发明的人姓徐,据说,原先毛竹砍伐下来后,在产区变得很不值钱,如果遭了旱灾,溪里没了水,毛竹运不出去,就只能当柴烧了,那个姓徐的到外面去学会了用毛竹造纸的技术,挨户传授,解决了毛竹出路的问题,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称他为徐太公,徐太公死后,又为他建了“太公庙”,迄今在我们太平的太公堂村,还有一座很大的徐太公庙。
大家现在已经领略了浙北第一坡流的浩瀚雄姿了,现在已经到了“响亭”,在这里,哗哗的流水声响彻耳鼓,闻其声而又见其影,所以呢,我们将这里称为“响亭”,大家在这里休息后,回家自然说话响亮,生活响亮,万事响响亮亮! 好了,现在请大家继续跟我往前走,这个浙北第一坡流据说是钱江龙王与八仙之一的蓝采和斗法失败后,被托搭天王镇于此处才化作这座坡流的。据说,蓝采和为了修筑钱江大堤,在这里点石成羊,龙王获悉后大怒,带领龙子龙孙、龟相、蟹将等前来与蓝采和斗法,生灵涂炭,触犯了天规,蓝采和被罚掉了道行五百年,而龙王被贬于此处修行。在我们茅塘景区,奇石的传说颇多,如三生石、龟相石、拳王石、马鞍石等,栩栩如生,相信大家浏览之后,肯定会赞叹造物主的神奇。
大家看,这玩意儿是我们农村中的“水呱呱”,是原始的自动报警装置,原先是用来赶野猪、野猫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山乡农民的智慧。这上面的洞是“双声洞”,在这洞里,大家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亦可听到“水呱呱”的声音,洞里清凉逼人,大家在里面休息一下,就会充分领略“洞天福地”这四个字的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