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马原基础讲义(常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4:1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目 录

第一板块 绪 论 ........................................................................................................ 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2 第二板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 ........................................................................................ 5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6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23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32 第三板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42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42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 42 第四板块 科学社会主义 .......................................................................................... 4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发展 .............................................................. 43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43

1

2017 考研政治基础精讲内部辅导讲义

第一板块 绪 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狭义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马克思主义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

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 的需求。

◇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 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 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 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①基本形成的标志——马克思 1845 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 格斯 1844-1846 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②公开问世的标志——1847 年《哲学的贫困》和 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

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 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017 考研政治基础精讲内部辅导讲义

理论体系。

《共产党宣言》发表 160 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 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 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俞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 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科

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 力求全面的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革命性 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

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

③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 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

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 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 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 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 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2017 考研政治基础精讲内部辅导讲义

3.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的意义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 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只 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提高 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学习的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7马原基础讲义(常成) 的文档
2017马原基础讲义(常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am40pao26ksx698r3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