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标准的描述方法:( 温湿度基数)和(空调精度)。
空调系统根据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舒适性空调)和( 工艺性空调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为(直接辐射 )和( 散射辐射)之和。
根据热量的性质不同,得热量中包含有( 潜热 )和( 显热)两部分热量 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的过程中,存在着( 衰减)和( 延迟)现象,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主要有( 水 ) ( 水蒸气 )和( 制冷剂 )。
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实现三个过程是(等湿加热 ) ( 等湿冷却 )和( 减湿冷却)。 转轮除湿机的除湿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节:( 控制处理风量的大小)和( 控制再生温度的高低)。
9. 电加热器有(裸线式)和(管式)两种。
10. 按空气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
调系统。
11. 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
统。
12. 新风量应满足以下要求有(满足室内卫生的要求)、(补充局部排风量)和(保证空调房间的正
压要求)。
13. 一次回风主要缺点是(冷热抵消),解决办法是(机器露点送风)和(采用二次回风)。 14. 二次回风主要缺点是(系统较复杂)和(机器露点较低)。 15. 空调系统中的新风占送风量的百分数不应低于(10%)。 16. 湿空气是指(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17. 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 压力)、( 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及(焓 )等参数
来度量和描述。
18. 湿度分为绝对(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
19. 根据空气温度形成的过程和用途不同可将空气的温度区分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
点温度)。
20. 空气的干湿球温差越小,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在h.d图上可近似用(等焓)线代替等湿
球温度线。
21. 喷水室能够实现( 7 )种空气处理过程。
22. 按照负担室内负荷的介质分,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属于(空气-水)系统。 23. 空调房间的热湿比为(余热量;余湿量(冷负荷;湿负荷)的比值。 24. 电极式加湿器可以实现(等温)加湿过程。
25. 表冷器可以实现(减湿冷却、等湿冷却、等湿加热)三种空气处理过程。 26. 空气的焓一湿图主要由焓、含湿量、相对湿度、温度4条参数线组成。 27. =人的热舒适感除了与空气因素有关外,与非空气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28. 在一次回风系统中,空调设备处理的风量为室内回风和新风之和。
29. 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标准的描述方法;温湿度 基数 +空调 精度 ,例如tn=20±0.5°C 30. 在全空气系统中,通常取按新风三个要求计算出新风量中的最大值为系统最小新风量。 31. 风机盘管的选择应考虑新风 系统承担的室内冷负荷或湿负荷。
3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 风机盘管 与新风系统共同承担室内和新风的冷、热负荷。 33. 冷负荷是为使室内温湿度维持在规定水平,空间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 排出 的热量。 34. 为使室内温湿度维持在规定水平,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排出的热量称为冷负荷。 35. 依据室内负荷变化而改变送风量的全空气系统称为 变风量系统 。
36. 空气的干湿球温差越小,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在I-d图上可近似用等焓线代替等湿球温
度线。
1
37. 喷水室能够实现减湿冷却、等湿冷却、等焓加湿、等温加湿、增温加湿空气处理过程。 38. 按照负担室内负荷的介质分,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属于空气—水系统。 39. 空调房间的热湿比为余热量和余湿量的比值。 40. 电极式加湿器可以实现等温加湿过程。
41. PMV指预期平均评价指标;PPD指预期不满意百分率。
42. 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的介质种类分,属于空气—水系统;按空气处理
设备的设置情况分,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43. 采用喷蒸汽加湿的过程为等温加湿过程;电加热器处理空气是等湿加热过程。 44. 空调房间热湿比为余热量与余湿量的比值。
45.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的比值。 46. 含湿量是湿空气中,与1kg干空气相对应的水蒸气的量。 47. 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1)围护结构温差传热形成冷负荷(2)室内热源形成冷负荷(3)玻璃
太阳辐射形成的冷负荷。
48. Fanger的PMV指标是指预测平均热感觉评价等级。 49. 一次回风系统的冷负荷比二次回风系统的冷负荷大。
50.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温度恒定,单位时间空调设备必须从室内空气中取走的热量被称作空调冷负
荷。
51. 露点温度tl,定义为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是否结露的判据。 52. 湿球温度ts,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线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也称热力学湿球温度。 53. 3、典型的湿空气处理过程
1、等湿加热过程(A-B):电加热器或热水(蒸汽)加热器来处理空气
2、等湿冷却过程A-C:用表面冷却器或蒸发器冷却空气
3、减湿冷却过程 A-G :用表面冷却器或蒸发器冷却空气 (表冷器表面温度低于处理的空气露点温度)
4、等温加湿过程 A-F :通过向空气中喷水蒸气或与空气温度相同的水而实现
5、等焓加湿过程 A-E :采用喷水室喷循环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6、等焓减湿过程 A-D :用固体吸湿剂(硅胶或氯化钙)处理空气 54. 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55. 除热量:空调设备实际提供给室内的冷量。在室温波动时,除热量=冷负荷+蓄热负荷
56.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人体附近的空气流速、围护
结构内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温度等;同时还和人体活动量、衣着情况(衣服热阻)以及年龄有关。
57. 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1)在i-d图上找出室内空气状态点N;(2)根据算出的Q和
W求出热湿比ε=Q/W,再通过N点画出过程线ε;(3)根据所取定的送风温差Δto求出送风温度to,等温线to与过程线ε的交点O即为送风状态点;(4)根据式 G=Q/(iN-io)=W/(dN-do)计算送风量。
58.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类型。根据特点不同分为:接触式和表面式两类(1)接触式热交换设备:
喷水室、蒸汽加湿器、转轮除湿机,以及使用液体吸湿剂的装置等;(2)表面式热交换设备: 表
2
冷器、空气加热器、电加热器等
59. 热湿交换原理:显热交换、潜热交换、质交换。 60. 总热交换是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的代数和。
61. 影响喷水室热交换效果的因素(1)空气质量流速(2)喷水系数μ (3)喷水室结构特性:1)
喷嘴排数 ,2)喷嘴密度3)喷水方向,4)排管间距,5)喷嘴口径(4)空气与水初参数的影响
62. 风机盘管特点:易于分散控制和管理,设备占用建筑面积或空间少、安装方便。其缺点是无法
常年维持室内温湿度恒定,维修量较大。这种系统多半用于大型旅馆和办公楼等多房间建筑物的舒适性空调。 63. 空调系统分类:
64.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分为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全分散系统
65.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分为全空气式、全水式、空气-水式、冷剂式; 66. 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封闭式(全回风式);直流式(全新风式);混合式(新、
回风混合式)
67. 变风量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VAV)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送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
全空气空调系统,它的送风状态保持不变;有单风道、双风道、风机动力箱式和诱导器式四种形式;
68. 在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电机同时使用率、安装系数和 负
荷 (负荷/安全)系数的修正。 69. 已知湿空气的含湿量为d kg/kg干空气,则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的质量是 (1+d)kg 。 70. PMV-PPD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它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着衣情况、空气温
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6个因素。该热舒适指标比等效温度所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得多。
71. 群集系数:在人员群集的场所,人员组成会随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不同比例的成年男子、女子
和儿童(2分),以成年男子为基准1(1分),群集系数是反映各类人员组成的比例(2分)。 72. 得热量在室内外热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房间内的总热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
73. 瞬时冷负荷指为了维持室内设定的温度,在某一时刻必须由空调系统从房间带走的热量,或者
某一时刻需要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74. 喷水室底池管:1循环水管2溢水管3补水管4泄水管。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