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演示仿真实验课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44: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般处理厂入流污水量,水温及入流SS负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而初沉池的SS去除率也在变化.应该采用一定的控制措施应付入流污水的这些变化,使初沉池SS的去除率基本保持稳定.可采取的工艺措施主要是改变投运池数,因为绝大部分处理厂的初沉池都有一定的余量.

工艺控制措施的目标是将初沉池的工艺参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使SS去除率,水利表面负荷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因为水利表面负荷如果控制的太高,SS去除率会降低,如果控制的太低,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因停留时间太长使污水厌氧腐败.

排泥是初沉池运行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操作.平流沉淀池采用行车式刮泥机时,只能采用间歇排泥方式.因为在一个刮泥周期内只有当污泥被刮至泥斗以后,才能排泥,否则排出的将是污水.每次排泥时间持续多长,取决于污泥量,排泥泵的容量和浓缩池要求的进泥浓度.

(三)、培训项目

1、初沉池流入污水SS增大

初沉池流入污水SS增大会导致出口污水的SS增大,排泥量增大.采取的步骤:启动备用池,减小水利负荷.增大排泥泵的排泥流量. 2、初沉池流入污水流量增大

初沉池流入污水流量增大会导致池的水利负荷增大,SS去除滤下降, 排泥量增大. 采取的步骤: 启动备用池,减小水利负荷. 3、初沉池流入污水温度降低

初沉池流入污水温度降低会导致SS去除滤下降. 采取的步骤: 启动备用池,减小水利负荷.减小排泥泵的排泥流量. 4、排泥泵坏

采取的步骤:关闭当前排泥泵,启动备用泵 5、1#初沉池刮泥机坏

采取的步骤:关闭1#初沉池的污水入口阀,剩余污泥入口阀,启动4#备用池的污水入口阀,剩余污泥入口阀.

消化池单元使用说明

(一)、工艺原理

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消化反应,分解污泥中有机物质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首先,有机物被厌氧消化分解,可以使污泥稳定化,使之不容易腐败。其次,通过厌氧消化,大部分病原菌或蛔虫卵被杀灭或者作为有机物被分解,使污泥无害化。第三,随着污泥被稳定化,将产生大量高热值的沼气,作为能源利用,使污泥资源化。另外,污泥经过消化以后,其中的部分有机氮转化成了氨氮,转化成了沼气,这本身也是一种减量过程。 将有机物质厌氧消化产生沼气,是一个由多种细菌参与的多阶段生化反应过程,每一个反应阶段都以某一类细菌为主,其产物提供给下一个阶段的细菌利用。解释厌氧消化的理论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变化规律,有二段论、三段论和四段论,但总体来说,都是有机物先被分解成低级的脂肪酸,然后产甲烷菌再利用低级脂肪酸产生甲烷。影响消化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和碱度

间歇操作的消化池,在产甲烷的不同阶段,PH值是不同的,先高后低,再由低到高,平滑过渡,但是间歇操作总体消化速率比较慢,只适合产泥很少的小处理厂。对于绝大部分处理厂采用的非间歇操作(即在一个厌氧消化周期内进行很多次投泥),由于产甲烷的各个阶段共同存在,将不会再有明显的酸性衰退期,各种酸性碱性综合作用,具体表现为溶液的PH值,因此PH值是综合各阶段消化状况的一个指标。水解和产酸阶段会使PH值降低,而产甲烷阶段会使PH值升高,在生产中应控制PH的变化,使产酸和产碱速率基本一致,使消化稳定地进行。另外,由于产甲烷菌对于PH的波动比产酸菌敏感的多,所以,在控制PH值的时候,主要应该满足产甲烷菌的要求。理论上讲,影响PH值的因素很多,但是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消化系统,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不需要经常性的人工调整PH值,消化池的PH值能自动的持在6.5~7.5的范围内,其主要原因是消化液中存在大量的碱,这些碱这要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存在,在消化液中其中酸碱中和的作用,从而使PH值维持在接近中性的范围内。但是,也往往会出现很多异常的情况,如果这是由于进料引起的,应该马上停止进料,如果偏差很大,应该外加碱源,首先控制住PH值将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措施。否则,消化效果将受到影响,严重时会使消化系统彻底被破坏。 2、温度

由于产甲烷菌的繁殖代谢比较慢,所以整个消化阶段的速率由产甲烷菌控制。产甲烷菌的正常生存范围一般在10~60℃之间,甲烷菌的活性从总体上看,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局部有波动,在38~49℃之间,活性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按照消化温度的不同,消化通常分为三类:高温消化,中温消化,常温消化。高温消化温度一般在50~56℃之间,经常采用55℃。中温消化一般在29~38℃之间,经常采用35℃。常温消化一般在15~38℃之间。 常温消化效率很低,一般不采用。高温消化的分解率和沼气产量大于中温消化,但需要很多的加热量,因此采用的也不是很多。但是,高温消化的无害化效果比中温消化好得多,因此当对污泥的卫生指标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高温消化仍然具有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普遍采用中温消化,经常采用35℃。甲烷菌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变化较大时将使产气量急剧降低,因此在生产中要注意控制温度。 3、毒物

在污泥中经常会有很多金属和非金属离子对产甲烷菌有毒性,但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就会使甲烷菌中毒,停止甲烷的产生。当然,甲烷菌对毒物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果毒物浓度不是很大或者慢慢累加,也有可能被甲烷菌驯化而发挥不了毒性。在生产中,如果甲烷菌因为中毒而失去活性,使产气量急剧下降,应该停止进泥,待污泥中毒物含量正常后

再进料,如果毒性很大,可以投药进行抵消。 (二)、工艺流程

污泥的厌氧消化系统一般由消化池、加热系统、搅拌系统、进排泥系统和集气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搜索更多关于: 演示仿真实验课案 的文档
演示仿真实验课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exb6w8om4uc568cqjj1x2cx44e3501ad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