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厂房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1 21:10: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装砼导管→二次清孔→灌注砼→起拔及拆除导管→拔出钢护筒→钻机退场。 四 各项需用量计划 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本标段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42台套。以上设备均为我单位自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在要求开工前3-5天到位,测量质检仪器在要求开工前3-5天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

2主要劳动力配备计划 2.1项目管理人员配备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全部由我公司派出,全部人员均曾经在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完成同类工程施工。主要项目管理人员共投入12人。

2.2主要劳动力配备

全部工程均由我单位职工、技术工人承担,共投入劳动力153人。

第四节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方案 1资源配备准备 1.1施工设备准备

灌注桩所需设备主要有旋挖钻机及吊车,均在各分部分项正式开工前5天必须全部进场调试,以保证如期开工。

1.2劳动力准备

全部管理人员在中标后1-3天内入场,全部机械作业人员在正式开工前5天全部入场,进行组装、调试、保养和试车。保证一旦具备开工条件,可立即投入运作。

1.3材料准备

材料主要是钢筋、商品砼等。

开工前根据工程进度按月计算需要用量,并做出材料需用量计划。

根据材料需用计划,进行供方选择,并在施工准备期间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以保证材料供应正常。

2 技术准备 2.1地质调查

2.1.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尽可能详细的地质资料;

2.1.2施工准备阶段,结合现有的地勘报告,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案,

有的放矢,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2.2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在进场前,组织全员的技术培训,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质量、安全、环保等进行全面的培训和交底。

2.3原材料质量检验

对钢材、商品砼采样进行规范要求的质量检测。 2.4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3资料准备

3.1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3.2建筑场地和临近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房等的调查资料;

3.3主要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3.4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 3.5各种质量检验验收的表格的准备。 4测量准备

4.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桩位移交及复测,现场测量控制网布置及桩位加密,首先开工区域的施工放样等。

4.2入场后,参加由发包人、监理工程师组织的技术交底与桩位移交,并对移交桩位进行复测。

4.3根据施工需要,设立自己的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并建立明显的标志和保护性装置。

4.4按建筑总平面要求将点位引至现场。

4.5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要放在不宜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定期复测。

5场地准备

5.1灌注桩施工场地准备

5.1.1进行泥浆循环排放系统的准备。

5.1.2入场后对材料堆场、钢材库、钢筋笼加工存放场地等生产用地进行及早统一规划。

5.1.3护筒的准备

孔口护筒采用钢板制作,护筒的埋设要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上部设2个溢流孔;护筒的埋设深度不小于1.5m,孔内泥浆面要大于水位高度1.0m。

二、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布署

施工测量遵循“从整体至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在开工前根据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要求熟悉测量设备与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建立测量分工责任制,标志使用保护制,测量仪器保管制,并要求测量记录正规化。

及时向监理工程师领取设计交桩记录,办理现场桩位交接手续。并在接桩后做好标桩的复测。对于丢失桩位进行恢复并对原地形进行复测,将复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测设前进行测量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桩位布置,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桩布置,施工测量、放样采用相应满足精度要求的仪器进行。

2施工测量组织

测量人员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包括平面测量定位、高程控制测量,并对发包人提供的水准点、基准点进行复核。

3 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为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相应的测量设备详见下表。

测量设备配备表 序号 1 2 名称 全站仪 普通水准仪 数量 1 4 单位 台套 台套 精度要求 2mm+2ppm S3级 备注 以上测量设备及工具经有资格的计量检定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应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同时报送一份复印件给专业监理工程师。

4控制测量

监理工程师提供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在接受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后,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核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复核后根据上述基准点(线)以及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测设本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并及时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4.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4.1.1开工前,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校测,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4.1.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测量。

--平面控制基准点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平面控制基准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基准点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基准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

4.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4.2.1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签认(此项工作外业进行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搜索更多关于: 厂房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的文档
厂房桩基-施工组织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fxp3xxl81symv1jbub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