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D 王夫之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其与近代先进人士的关系,未体现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依旧属于儒家思想的自我革新,故C项错误;材料“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说明王夫子对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摘编自《周易大传》
材料二 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材料三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注意提炼材料信息,依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概括那个时代的精神所在。第(2)问,据材料可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张载强调“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据此来概括二者思想的特点。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从批判与继承的角度来思考。
答案:(1)时代精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士阶层著书立说,积极入世,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相互辩驳、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2)特点:注重通过研究获取真知;重视道德修养,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认识: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民族精神贯穿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思想自由
与文化开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