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21:15: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无机综合推断

1.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B、C三种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C是:_____,L是:______,I是: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 Cl2 HCl CO2 2Na+2H2O=2NaOH+H2↑ 2Na2O2+2H2O=4NaOH+O2↑ 2NaHCO3【解析】 【分析】

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因此,A是钠,B是氧气,C是氯气,D是氢氧化钠,E是氧化钠,F是过氧化钠,G是氯化钠,H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碳酸氢钠,K是碳酸钠,L是盐酸。 【详解】

(1)A是钠,化学式为Na,C是氯气,化学式为Cl2,L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I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

(2)①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②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③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点睛】

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

Na2CO3+CO2↑+H2O ;

Na2CO3+CO2↑+H2O

2.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

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4NO+6H2O C

【答案】氢 NO 4NH3+5O2

【解析】 【分析】

由X、Y、Z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可知,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由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可知,甲为NO、乙为H2O、丙为NH3。 【详解】

(1)元素X为H元素,名称为氢;丙为共价化合物NH3,电子式为

(2)甲为无色气体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H3+5O2

4NO+6H2O;

4NO+6H2O,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氢;

(3)由化合物丁是一种含H、O、N三种元素的强酸可知,丁为HNO3,HNO3与NH3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反应生成NH4NO3,NH4NO3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C。 【点睛】

短周期元素中,单质为气体的有氢气、氮气、氧气、氟气和氯气,是无色气体的只有氢气、氮气、氧气,则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是解题的突破口。

3.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在标况下体积为672 mL;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气体甲与NaOH(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爆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Mg、Si、H Si2H6 + 4OH- + 2H2O = 2 SiO32- + 7H2↑ MgSi2H4 + 7Cl2 = MgCl2 + 2SiCl4 + 4HCl 【解析】 【分析】

因溶液乙为建筑行业中常用的粘合剂,则为硅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气体甲中含有硅元素,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乙,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 mol/L×120×10-3 L = 0.12 mol,根据硅酸钠中Na元素与Si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可知气体甲中含Si的物质的量为0.12mol/2 = 0.06 mol,又知气体甲为纯净物且只含两种元素,

672?10?3L= 0.03 mol,则易知A为0.03 mol,其摩尔质量为在标况下体积为672 mL,即

22.4L/mol2.52g = 84 g/mol,且1个气体甲分子中含2个硅原子,同时气体甲与氢氧化钠按物质

0.03mol的量为0.03 mol:0.12 mol = 1:4的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气体单质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气体单质乙中含氢元素,即为氢气。因此气体甲中的另一种元素不能为氧元素,可推知气体甲中的两种元素为硅元素与氢元素。另外,结合溶液甲只有一种溶质,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受热不易分解,推出白色沉淀为难溶氢氧化物,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为3 mol/L×20×10-3 L = 0.06 mol, A的质量为2.52 g,化合物A由三种元素组成,推测所含的金属元素为镁,根据Mg~2HCl可知,一个分子A中含1个镁原子,再根据分子组成可确定A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为84-1×24-2×28 = 4,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A的组成元素为Mg、Si、H, 故答案为Mg、Si、H;

(2)气体甲为Si2H6与NaOH(aq)按1: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i2H6 + 4OH- + 2H2O = 2 SiO32- + 7H2↑,

故答案为Si2H6 + 4OH- + 2H2O = 2 SiO32- + 7H2↑;

(3)根据元素组成及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守恒推知,在高温下,A与足量氯气能发生剧烈爆

炸,生成三种常见化合物为MgCl2 、SiCl4和HCl,则其反应方程式为:MgSi2H4 + 7Cl2 = MgCl2 + 2SiCl4 + 4HCl,

故答案为MgSi2H4 + 7Cl2 = MgCl2 + 2SiCl4 + 4HCl。

4.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种物质。 (1)在这8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下同)。 (2)这8种物质中的某5种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①~⑤,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连线对应的反应分别用A、B、C、D、E表示。五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个;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NaCl、CaO;

(2)①Fe ②H2SO4③CO2④CaO ⑤Na2CO3②1 Fe+2H+===Fe2++H2↑ 不属于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解析】

试题分析:(1)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电解质的有Na2CO3、NaCl、CaO;(2)单质①能够和酸②,则单质①为Fe,酸②为H2SO4;盐⑤能够和H2SO4反应,因此盐⑤为Na2CO3;氧化物④能够和H2SO4反应,因此氧化物④为碱性氧化物CaO;氧化物③能够和CaO反应,则氧化物③为CO2;故答案:①Fe ②H2SO4③CO2④CaO ⑤Na2CO3;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五个反应中,只有反应A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反应B为CO2和CaO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反应D是Na2CO3和H2SO4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5.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之间的一些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根据下图关系推断:

(1)写出化学式:X_______,A_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气体D和F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法、________法。 (3)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请写出A与E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质A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HCO3或(NH4)2CO3 NH3 H2O 排水 向上排空气 2CO2+2Na2O2===2Na2CO3+O2 4NH3 + 5O2

4NO + 6H2O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 【解析】 【分析】

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

常温下X是固体,B和G是液体,其余均为气体,气体C能与Na2O2反应得到气体E,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则C为CO2,E为O2,固体X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A,又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C,故X应为碳酸形成的铵盐,则X为NH4HCO3或(NH4)2CO3,故A为NH3,B为H2O,D为NO,F为NO2,G为HN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NH4)2CO3,A为NH3,B为H2O;

(2)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实验室收集气体D(NO)的方法为:排水法;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则收集气体F(NO2)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3)C→E是CO2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4)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 6H2O;

(5)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故检验氨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有NH3存在(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烟出现,也说明有NH3存在)。 【点睛】

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

4NO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经典压轴题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vn01fg4p1h1yk7phhy1xkfw968ko01ax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