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2.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3.关键:正确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有哪些运算律? 五、新授
在小学里,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如:5+3.5=3.5+5,(5+3.5)+2.5=5+(3.5+2.5). 引进负数后,这些运算律还适用吗? 探索:
例1.计算:30+(-20),(-20)+30.
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
换几个加数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得出: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加法交换律:a+b=b+a.
例2.计算:[8+(-5)]+(-4),8+[(-5)+(-4)]. 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从而得到: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加法结合律:(a+b)+c=a+(b+c).
上述a、b、c表示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例3.计算:16+(-25)+24+(-35).
分析:先观察题目中数据特点,根据运算律,选择合理途径. 本题采用正、负数分开相加的方法. 解:原式=(16+24)+[(-25)+(-35)] =40+(-60) =-20
例4.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课本图1.3-3所示(?课本第19页),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分析:怎样求这10袋小麦的总重量呢?这是有理数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本题有两种解法,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 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标准重量:90×10=900.
所以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905.4-900=5.4(千克) 解法2:先计算总误差,然后再求10袋小麦的总重量.
将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的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10+5.4=905.4
所以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5.4千克,总重量为905.4千克.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第20页,练习1、2.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使运算简便.一般情况下,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相加;同分母的分数能凑整的数结合;正数、负数分别相加,以使计算简便. 七、作业布置
1.课本第25页习题1.3第2题,第26页第9、10、12题. 九、板书设计: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第二课时
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上述a、b、c表示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随堂练习。 3、小结。 4、课后作业。 十、课后反思
1.3.2 有理数的减法(1)
第三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计算.
32 (1)(-5.2)+(-4.8); (2)(-4)+5;
55553 (3)(-13)+13; (4)(+4)+(-7.5).
774 2.填空.
(1)_______+3=10; (2)30+_______=27; (3)______+(-3)=10; (4)(-13)+____=6. 五、新授
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4-(-3),?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你会计算它吗?(鼓励学生探索)
可以先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7℃.
另外,我们知道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4,因为7+(-3)=4,所以 4-(-3)=7 ① 另外4+(+3)=7, ②
比较①、②两式,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4-(-3)=4+(+3).
这就是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如何转化呢? 减-3相当于加3,即加上“-3”的相反数.
换几个数再试一试,把4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