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病例中,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而其中的70%是因为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死于家中或者现场。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达到1亿,糖尿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10%;据目前的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有40%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其死因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而并非是病情开始即发展到不可挽回的致命程度。 现代医学科学告诉我们,严重创伤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受伤后的一个小时内,猝死抢救的最佳时间则是最初的4分钟以内,成功率能达到80%,每延长1分钟,成功率就降低10%,如果超过10分钟,成功率就几乎为零。目前95%以上的居民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使很多病人和伤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现场处理。 因此,只要应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对病人进行现场抢救,就可能维持病人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
因此,掌握一些家庭急救护理常识,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2、防止情况恶化
3、改善预后
二、急救的处理
人的身体系统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个系统产生问题,很快就会死亡,因此,急救也就是通过处理使这两个系统能正常运作。
(一)、呼吸系统
1、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8-20次每分钟,儿童越小,呼吸越快
2、成人正常呼吸状态:平静、表浅、有节律
3、快速评估病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1
(1)呼吸次数是否正常?
(2)呼吸状态是否正常?
(二)、循环系统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60-100次
2、脉动:可以在桡动脉(手腕处)、颈动脉(喉结左右两指处)、股动脉(大腿根中部,儿童常用),即使处于休克状态,颈动脉和股动脉也能摸到脉动
3、正常末梢循环:指甲红润,按压发白,松开之后,2秒可回复红润
4、快速评估病人循环功能是否正常:
(1)脉搏次数正常吗?
(2)末梢循环正常吗?
5、动脉出血:血喷出来;静脉出血:血从伤口流出;毛细血管出血:血从伤口渗出
三、急救优先原则
D(危险)、R(反映)、A(气道)、B(呼吸)、C(循环)
1、Danger危险
停、看、听、闻
2
大多数事故现场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不要成为第二个遇难者。
2、Response反映
观察病人反映,呼唤并拍打病人肩膀,看是否昏迷。不要掐人中、拍脸、揪耳朵、摇晃身体。
3、Airway气道
压前额,抬下颌,打开并清理呼吸道
4、Breathing呼吸
侧脸将一侧脸颊放在病人鼻子上方,看肚子和胸廓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的声音,感觉是否有呼吸
5、C止血
急救优先原则目的是不要出现继发事故、检查情况是否危重、查看两大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四、第二步处理
全身的系统检查,以发现需要处理的其他损伤或状况。如口鼻是否有黄水流出、眼眶、耳后是否乌青、肚脐是否发青。如发现问题,注意提醒医生。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