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下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15:08: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子囊。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上的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有两种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

3.厚囊性发育:孢子囊是由—一群细胞发育而成。原始类型孢子囊形体较大,无柄,囊壁厚而由多层细胞构成,不形成环带,不规则开裂;较进化类型较薄仅由数层或1层细胞构成,具短柄,环带盾形,纵裂。

薄囊性发育:孢子囊由1个细胞发育而成。囊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具3列细胞的长柄,环带多纵行、横裂。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改错:1.将“不具叶舌”改为“具叶舌”。 2.将“具毛和鳞片”改为“不具毛和鳞片”。 3.将“无大小之分”改为“有大小之分”;“同型孢子”改为“异型孢子”。 4.将“大型叶”改为“小型叶”。 5.将“都为”改为“大多数为”。 9.将“都为”改为“除松叶蕨亚门外,都为”。 11.将“仅为颈卵器”改为“为颈卵器和精子器”。 17.将“孢子”改为“孢子囊”。 18.将“不育叶”改为“孢子叶”。 20.将“大孢子囊”改为“大孢子”;“小孢子囊”改为“小孢子”。 22.将“皆呈”改为“不全为”。 23.将“孢子囊”改为“孢子囊群”。25.将“皆为”改为“不全为”。 26.将“不拳卷”改为“也拳卷”。 27.将全句改为“同一植物体上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为异型叶,同一植物上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开,既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功能又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且形状相同的叶为同型叶”。 29.将“小型叶”改为“大型叶”。 30.将“同型叶”改为“异型叶”。 31.将“单叶”改为:复叶”。

(三)填空

1.菌根、心脏 2.根托、叶舌、异 3.大型叶、拳卷、孢子囊群、水、孢子果、异 4.五、真蕨、厚囊蕨、原始薄囊蕨、薄囊蕨 5.营养条件、雌、雄 6.孢囊柄 7.蓝藻、鱼腥藻、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 8.具节、星状 9.刺 lo.分离、中间、网结 11.边缘、背面、孢子叶、孢子囊群 12.囊群盖、圆,肾、长,叶背网脉

(四)选择填空

1.B 2.A 3.A、B 4.C 5.C 6.B、C 7.D 8.D 9.B 10.A、B、C

25

六、“孢子植物学”总复习

(一)判断与改错

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完全依据孢子体的形态缔构特征来进行分类。 ( ) 2.一般来讲,在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是单倍体,孢子体是二倍体。 ( ) 3.常见的植物体就是植物的无性世代,即孢子体世代。 ( ) 4.孢子植物就是低等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 ) 5.所有高等植物都有世代交替,同时都具异孢现象。 ( ) 6.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从生活史来看,是由无核相交替演化到有核相交替,再演化到具世代交替。 ( ) 7.低等植物都没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有细胞核。 ( ) 8.具有核相交替的植物一定有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的植物不一定有核相交替。

( )

9.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只有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 ( ) 10.在真蕨植物叶背面,肉眼看到各种形状的孢子囊。 ( ) 11.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 ( ) 12.蕨(Pteridiumaquilium)的孢子囊和葫芦藓的孢蒴都具环带。 ( ) 13.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均为同型孢子。 ( ) 14.从苔藓植物开始,植物就有了“根”、“茎”和“叶”的分化现象。 ( ) 15,苔藓植物的原丝体和蕨类植物的原叶体都是产生有性生殖器官的植物体。 ( ) 16.石松的孢子叶具叶舌。 ( ) 17.卷柏的孢子有大小之分,此异孢现象是植物界演化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 ) 18.从苔藓植物开始就有了真正的根。 ( ) 19.由于角昔的孢子体外壁上含有叶绿体,能独立生活一个短时期,所以它们和蕨类植物一样,都是孢子体可以独立生活,且孢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 ) 20.苔纲植物的假根一般为单列细胞。 ( ) 21.地衣是细菌和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 ) 22.菌类植物由于都不具叶绿素而属于典型的异养植物。 ( ) 23.真菌门中,各种真菌的营养体(菌丝体)除少数为单核细胞之外,都是分枝的多细胞

26

的菌丝体。 ( ) 24.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藻类是水生的,菌类则是陆生的。 ( ) 25.藻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中。 ( ) 26.藻类植物都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 ) 27.子囊菌的产囊体和红藻的囊果都是产生卵细胞的生殖器官。 ( ) 28.轮藻和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都出现原丝体,都是配子体在生活史中占优势,鄱具有世代交替。 ( ) 29.褐藻门中有些种类的髓部有类似筛管的构造,称为隔丝。 ( ) 30.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称胞囊。 ( ) 31.有胚植物都为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 ( ) 32.轮藻门植物在细胞构造、光合作用色素和贮存养分上与绿藻门和有胚植物大致相同。

( )

33.苔藓植物的颈卵器和精子器与轮藻门植物的卵囊和精子囊的功能是相似的。

( )

34.严格来讲,藻类不是系统分类上很自然的类群,但根据其所处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一些共同点,作为一个类群予以研究是比较合理的。 ( ) 35.藻类植物体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 ( ) 36.褐藻门植物的异形世代交替类型中都为孢子体占优势。 ( ) 37.大多数藻类细胞具单核,少数具多核。 ( ) 38.藻类植物的孢子囊或配子囊只产生1个生殖细胞。 ( ) 39.藻类和蕨类的异形世代交替类型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且孢子体都占优势。 ( ) 40.一般认为高等植物是从绿藻门植物发展演化而来的。 ( ) 41.高等植物也就是维管植物。 ( ) 4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均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 ( ) 4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虽被习惯地划入高等植物范畴之中,但其本身既有高等植物的特征,也具有低等植物的特征。 ( )

(二)问答

1.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27

2.为什么说蓝藻是藻类的原始类群? 3.轮藻门和绿藻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藻类植物有性生殖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

5.以火丝菌Pyronnema confluens为例,简述子囊、子囊孢子和于囊果的形成过程。 6.简述孢子植物生殖器官的演化过程。

7.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一)判断与改错

判断: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41.- 42.+ 43.+

改错:1.将全句改为“蕨类植物主要依据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来进行分类”。 2.将“就是”改为“不一 定都属于”。 4.将全句改为“低等植物属于袍子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5.将“同时都”改为“绝大多 数”。 7.将全句改为“低等植物绝大多数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一般都具细胞核”。 8.将“一定”改为“不一定”;将“不一定”改为“一定”。 9.将“一个”改为“二个”,“即孢子体”改为“即孢于体和配子体”。 将“孢子囊”改为“孢子囊群”。 11.将“原丝体”改为“原叶体”。 13.将全句改为“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15.将全句改为“苔藓植物的原丝体可产生一个或多个植物体(配于体),蕨类植物的原叶体产生有性生殖器官”。 16.将“具叶舌”改为“不具叶舌”。 18.将“苔藓”改为“蕨类”。 19.将全句改为:“角苔的孢于体外壁上含有叶绿体,虽然能独立生活一个短时期,但主要还是依靠配子体供给营养,为半寄生在配子体上”。 20;将“单列细胞”改为“单细胞”. 21.将“细菌”改为“真菌”。 22.将“菌类”改为“真菌”。 23.将“单核细胞”改为“单细胞”。 24.将“水生的”改为“自养的”;将“陆生的”改为“异养的”。 26.将“都含叶绿素”改为“除极少数种类外都”。 27.将“囊果”改为“果胞”。 28.将全句改为“轮藻和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都出现原丝体,苔藓植物是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

28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下册) 的文档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2dv6d9ij6tzp833x6i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