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修建项目
第14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58
§14.1 结论 ............................................................................................................................... 58 §14.2 建议 58
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修建项目
第1章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修建项目。
§1.1.2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本项目所在地锦溪镇位于龙泉城西,昴山的东麓;距市区12公里,东邻西街街道,南连八都镇、竹垟乡,西靠住龙镇,北接岩樟乡。全镇总面积 162平方公里,人口 10347人,辖下锦、墙甲、山坑、贵坑、肖庄、半溪、上锦、中锦、吴林、乌岙、岭根、黄永、百里、岭上14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昴山被列为浙江省名胜景点之一,海拔1254米,可远眺龙、遂、松三县(市),绝顶有青石如几,方丈余。明邑叶子奇诗云:“昴山青削入云霄,五月风高雪欲飘,应有仙人骑白鹤,月明闻得夜吹萧。”现已形成昴山古寺、云台峰和老鹰岩三个主要游览点。昴山古寺又名灵感寺,为佛教禅宗建筑群,为浙、闽、赣三省香客朝拜圣地之一。昴山景区山险石奇、景点众多,有老鹰岩、穿心石、公婆岩、马鞍背、仙人洞等50余处景点。景区景色优美,是植物宝库和动物天堂,是一处融奇峰异石,幽谷涧流,民间传统、佛教圣地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宝库。范围界线为500公顷,其中以昴山为核心的旅游功能用地面积为390公顷。
§1.1.3 编制依据
1、技术依据
GB/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7775-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 2、国家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修建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上级政策与规划
《浙江省旅游业“十一五”计划与至202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浙江省生态旅游规划》(2005-2020)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 4、所在区域政策与规划
《丽水市旅游发展规划(2005-2020)》 《龙泉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龙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龙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龙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5)》 《龙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龙泉市西部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
§1.1.4 项目主要内容
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项目是以昴山佛教文化为核心吸引物,在确保生态和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对500公顷的自然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规划,形成“山——寺——瓷”,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佛教文化—一生态休闲度假—一龙泉青瓷文化”为一体的开发体系,并以此为定位,突出昴山景区的特色,树立其独特的旅游品牌。“山”,即在东西南北各条通景道路的岩壁上以摩崖石刻的形式,利用丰富自然资源强化昴山佛教文化的渲染,把昴山打造成为融自然、人文、佛教、艺术于一体,集“书法——摩崖石刻——佛经”于一身的闻名全国的特色景区。“寺”,即进行昴山古寺的重新扩建,计划通过三期工程,将昴山打造成为信徒朝拜、传授弘扬佛法的佛教圣地。“瓷”,通过“千尊圣佛像”工程把佛教文化和青瓷文化结合起来,使青瓷佛像成为昴山乃至整个龙泉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考虑地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础上,按旅游区AAAA级标准,结合旅游、宗教、文化、农业、林业、环保等诸多产业部门的因素,充分分析国内外旅游市场及华东、华南竞争景区的状况得出的成果。本项目提出“追日祈福昴山行”
龙泉昴山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修建项目
以及“东普陀、南昴山”的动态营销表述,为项目指明了市场开拓的方向。昴山项目的开发必将带动地域综合经济、生态保护和旅游市场效应,提升龙泉旅游产品特色上的优势地位,加快推动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