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6:51: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岳阳市一中2019年下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 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字帖(tiè) 嬗变(shàn) 口头禅(chán) 死心塌地( tā ) ....B、消弭(mǐ) 市侩(kuài) 冠名权(guān) 穷兵黩武( dú ) ....C、慓悍(piāo) 缘份(fèn) 逮老鼠(dǎi) 甘之如饴( yí ) ....D、锁钥(yuè) 影牒(dié) 涮羊肉(shuàn) 高潮迭起(dié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如同成群结队的大马哈鱼,春节后被湍急的经济浪潮裹挟到繁华的南海,新的春节临近时再历经千般坎坷,溯流而上,返归故乡。 ....B、正是巨人的禀性,铸就并强化了他们孤独、深邃的灵魂;正是孤独、深邃的灵魂,使他们得以惺.惺相惜,互引为知音、同调。 ...

C、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日子里,我也在彻夜失眠的过程中,充足地享受到一辆马车给我送来的很久..

以前便已经逝去了的消息和温情。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蕴涵着一种无比神奇的强大力量,每每能够使 人世间许多误会与疑虑都涣然冰释。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

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据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消息,互联网、电话订火车票12天预售期的服务项目已恢复,现在非

购票高峰期,能快捷登录订票网站。

C、在交通较便利的藏民社区,很多年轻人在非农产业中实现了就业,卖工艺品,跑运输,开餐馆,

当导游的人在德吉新村都已出现。

D、网友说今年春晚的小品节目没有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导演哈文坦陈做小品节目的难度确

实很大,好的小品剧本很难找到。 4、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风吹一夜满关山。 A、借问梅花何处落 B、燕山雪花大如席 C、疑有碧桃花千树 D、彤云惨惨如天怒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

答段缝书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耶?巩之迹固然耶?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

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巩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怀友书》两通,一自藏,一纳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注】,以免于悔者略见矣。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规之从则已,固且为文字自著见然后已邪?则未尝也。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家兄未尝亲巩也,顾亦过于听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曰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匡章,通国以为不孝,孟子独礼貌之以为孝。孔、孟所以为孔、孟者,皆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

【注释】劘mó ,削。切劘,切磋之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 属:连缀,写作 .B、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 敝:衰败 .C、于罪之中有足矜者 矜:同情 .D、则谁不可诛耶 诛:杀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众好之,必察焉 B、 其既往之过 ..

盘盘焉,囷囷焉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C、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 D、 不惑于众人也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以其无礼于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京师曾向段缝介绍曾巩其文,但没有介绍曾巩的为人,而在本文中他特别回顾了回江南后与曾巩的交往,表明自己所写乃眼见的真实的曾巩。

B、作者用“勇于适道”高度评价了曾巩的为人,认为他虽然不无缺点,但坚持正义的雄心,恐怕是无法用刑罚祸患、名利官禄来打动的。

·2·

C、 作者指出对曾巩的诋毁是“愚者”对“贤者”的嫉妒和诽谤;尾段末,先引孔孟的话,再举匡章的例,由一般推到个别,使文章主旨得到深化。

D、综观全文,结构清晰,驳斥有事实,立论有依据,层层深入,令人心服,充分表现出王安石和曾巩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深厚友谊。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3分)

译文: (2) 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3分) 译文:

(3) 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4分) 译文:

9、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A、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B、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C、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D、 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请简要赏析颈联中的“浮”与“动”字。(4分)

(2)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请你从“入画三昧”的角

度分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4分)

·3·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燎沉香,______________。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2)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

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金属元素,把它变成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中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的。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每年大约有1100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99.99%又通过氧化反应而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0.01%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里。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之后,累积起来就很可观了。科学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2.6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假如这些有机碳都能被人类利用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能源危机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有机碳都无法被人类利用,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这些有机碳才能变成我们所熟悉的化石能源。

所以说,地下有油的国家实在是太幸运了。别小看这点化石能源,如果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开采出来并燃烧掉的话,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很可观的。目前人类每年因燃烧化石能源而向大气中排放约75亿吨碳,相比之下,因火山爆发而排放出来的碳还不到人类排放量的1%。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260—280ppm范围内波动,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接近400ppm。如果仅仅计算因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个数字还应该再增加一倍。但是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4·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7xf40idl3fre38hic91cf865breu010n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