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胸壁寒冷脓肿:多数病人除有局部不红,不热,无痛的脓肿外,几乎没有症状,故称为胸壁寒冷脓肿。 (3)胸壁哑铃型脓肿: (二)简答题:
(1)试述胸壁结核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答:胸内结核经淋巴系统,血行播散或直接累及胸壁淋巴结及胸壁各组织,包括骨骼系统和软组织部份;胸壁结核脓肿以起源与胸壁深处的淋巴较多,经穿透肋间肋蔓延至胸壁浅部皮下层,往往在肋间肌层里外各有一个脓腔,中间有孔道相通,形成葫芦状。有的脓肿穿通肋间肌之后,因重力6坠积作用,逐渐向外向下沉降至胸壁侧面或上腹壁。 (2)常见胸壁肿瘤的分类及其治疗原则? 答:(一)常见胸壁肿瘤的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类;原发性肿瘤又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二)治疗原则:原发性胸壁肿瘤不论良性和恶性,在条件许可下均应及早作切除治疗。转移性胸壁肿瘤若原发病变已经切除,亦可采用手术疗法;对恶性肿瘤应作彻底的胸壁整块切除,包括肌层,骨骼,肋间组织,壁胸膜和局部淋巴结。切除后胸壁缺损面积大者宜同期作修补术;放疗和化疗对某些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有一定缓解作用,一般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份。
第十六章 脓 胸
一、名词解释
1.全脓胸 2.腐败性脓胸 3.自溃性脓胸 4.局限性脓胸 二、问答题
1.简述慢性脓胸的成因。
2.简述慢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及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1)全脓胸:临床上脓胸有各种名称:大量渗出液体布满胸腔时称为全脓胸。
(2)腐败性脓胸:继发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的脓胸,则 多通过血行播散。治病菌以肺炎球菌,链球菌多见;但由于抗生素的应用,这些细菌所致肺炎和脓胸已较前减少,而葡萄球菌特别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却大大增多。尤以小儿更萎多见较多见,且感染不易控制。此外还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等,虽略少见,但亦较以前增多;若为厌氧菌感染,则成腐败性脓胸。
(3)自溃性脓胸:脓胸可穿破胸壁,成为自溃性脓胸或外穿性脓胸。 (4)局限性脓胸:机化纤维组织引起粘连,使脓液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形成局限性或包裹性脓胸,常位于肺叶间,膈肌上方,胸膜腔后外侧及纵隔面等处。 (二)简答题:
(1)简述慢性脓胸的成因? 答:慢性脓胸的成因:(1)急性脓胸就诊过迟,未及时治疗,逐渐进入慢
性期;(2)急性脓胸处理不当,如引流太迟,因流管拔除过早,引流管过细,引流位置不恰当或插入太深,致排脓不畅;(3)脓腔内有异物存留,如弹片,死骨,棉球,因流管残段等,使胸膜腔内感染难以控制;(4)合并支气管或食管瘘而未及时处理;或胸膜腔毗邻的慢性感染病灶,如膈下脓肿,肝脓肿,肋骨骨髓炎等反复传入感染,致脓腔不能闭合;(5)有特殊病原菌存在,如结核菌,放线菌等慢性炎症所致的纤维层增厚,肺膨胀不全,使脓腔长期不愈。
(2)简述慢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及各自的手术适应症? 答:(一)慢性脓胸的手术方式:(1)改进引流;(2)胸膜纤维板剥除术;(3)胸廊成形术;(4)胸膜肺切除术。(二)各自的手术适应症:(1)改进引流手术:针对引流不畅的原因,如引流管过细,引流位置不在脓腔最低位等予以改进;(2)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最大限度地恢复肺功能,是治疗慢性脓胸的主要原则之一。因此播出脓腔壁胸膜和脏胸膜上的纤维板使肺得以复张,消灭脓腔,改善肺功能和胸廊呼吸运动,使较为理想得手术。但手术成功的机会只在病期不长,纤维板粘连不甚的病人可能性较大;(3)胸廊成形术:目的是去除胸廊局部的坚硬组织,使胸壁内陷,以消灭两层胸膜间的死腔。这种手术不仅要切除覆盖在脓腔上的肋骨,而且也要切除增厚的壁胸膜纤维板,但需保留肋间神经血管,肋间肌和肋骨骨骼;(4)胸膜肺切除术:当慢性脓胸合并肺内严重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或结合性空洞或纤维化实变毁损或伴有不易修补的支气管胸膜瘘,可将纤维板剥除术加病肺切除术一次完成。但这一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出血多,床上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否则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第十七章 食管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早期食管癌 2.贲门失弛缓症 3.食管憩室 二、问答题
1.简述食管癌的病理分型。 2.简述食管癌的手术适应证。
(1)早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病变多数限于粘膜表面(原位癌),未见明显肿块。肉眼所见表现为充血,糜烂,斑块或乳头状。致中,晚期癌肿长大,逐渐累及食管全周,肿块突入腔内,还可穿透食管壁全层,侵入纵隔和心包。
(2)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
(3)食管憩室: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称为食管憩室。 (二)简答题:
(1)简述食管癌的病理分型? 答:食管癌的病理分型:(1)髓质型;(2)覃伞型;(3)溃疡型;(4)缩窄型。
(2)简述食管癌的手术适应症? 答:(1)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2)手术径路常用左胸切口:中段食管切除术有用右胸切口者。联合切口有用者或颈,胸,腹三切口者;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变部位及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应注意长度和宽度;原则上应切除食管大部分;(3)食管下段癌,与代食管器官吻合多在主动脉弓上;而食管中段或上段癌则应吻合在颈部;(4)经食管裂孔钝性剥除食管癌作食管内翻拨脱术可用于心,肺功能差,患早期癌而不宜作开胸手术者;但此法可并发喉返神经麻痹及食管床大出血,应掌握适应症及止血技巧;(5)对晚期食管癌,不能根治或放射,进食有困难者,可作姑息性减状手术如:食管腔内置管术,食管胃转流吻合术,食管结肠转流吻合术或胃造瘘术等;这些减状手术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手术技术。
第十八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一、名词解释
1.前纵隔 2.后纵隔
3.上腔静脉综合征 4.纵隔囊肿 二、问答题
1.试述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原则。
(1)前纵膈:近年来将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纵膈间隙,称为内脏器官纵膈(以往称中纵膈);在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膈。
(2)后纵膈:在气管,心包后方的(包括食管和脊柱旁纵膈)称后纵膈。 (3)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有面部上肢肿胀发绀,颈浅静脉努张,前胸静脉迂曲等征象的上腔静脉综合征。
(4)纵膈囊肿: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或称胃肠囊肿,前肠囊肿或肠源性囊肿)和心包囊肿,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细胞异位而引起。
(二)简答题:
(1)试述原发性纵膈肿瘤的治疗原则?
答:除恶性肿瘤适用放射治疗外,绝大多数原发性纵膈肿瘤只要无其他禁忌证,均外科治疗;即使良性肿瘤或囊肿毫无症状,由于会逐渐长大压迫毗邻器官,甚至出现恶变或继发感染,因而均以采取手术为宜;恶性纵膈肿瘤若已侵入邻近器官无法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则禁忌手术而根据病理性质给予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
第十九章 腹外疝
一、名词解释
1.腹外疝 2.白线疝
3.Halsted疝修补术 4.疝囊
5.逆行性嵌顿疝 二、问答题
1.试述腹股沟管的解剖。
2.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有关增强腹股沟管的常用手术方法有哪些?并请简述其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3.切口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 腹外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2)自线疝:可发生于腹壁正中线(即白线)的不同部位,但绝大数在脐上,故也称为腹疝。
(3)Halsted疝修补术:成年腹股沟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沟前壁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管前壁,治疗为彻底。
(4)疝囊:疝囊是腹壁的憩室样的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 (5)逆行性嵌顿疝:有时可有几个肠袢嵌顿,状如W形,其中间的肠袢虽不在疝囊内,但却属被嵌顿的肠管,这种情况称为逆行性嵌顿疝或Maydl疝。
(二)简答题:
(1)试述腹股沟管的解剖?
答: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大体相当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间隙。成人腹股沟管的长度为4~5cm。腹股沟管的内口即深环,外口即浅环;它们的大小一般可容纳一指尖。 (2)腹股沟疝修补中有关增强腹股沟管的常用手术方法有哪些?并请简述其各自的手术适应症? 答:(一)腹股沟疝修补中有关增强腹股沟管的常用手术方法有:主要可归为两大类,即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二)其各自的手术适应症:(1)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显露斜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所谓高位,解剖上应达内环口,术中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结扎偏低只是把一个较大的疝囊转化为一个叫小的疝囊,达不到治疗目的;(2)疝修补术:成年腹股沟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沟前壁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管前壁,治疗为彻底;(A)传统方法:修补腹股沟管前壁以Ferguson法最常用。它是在精索的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与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消灭腹内斜肌下缘和腹股沟韧带之间的间隙。适用于腹横筋膜无显著缺损,腹股沟管后壁尚健全的病例;(B)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将有距离的,来源不同的坚韧组织强行缝合,存在缝合张力大,组织愈合差,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等特点;(C)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属微创外科范畴,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美观等,并可同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疝,双侧疝;但手术需要特殊设备,且要求操作者必须熟悉腹腔镜下的腹股沟区解剖,有腹腔镜操作经验和技术,手术必须在全麻下实施;方法有3种:(1)经腹腹膜前法;(2)完全腹膜外法;(3)腹腔内网片置法。 (3)切口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