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练(三十四) 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时间:45分钟)
A基础层
1.(2015·珠海高三一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A.掠夺式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C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生态环境,D中围湖造田也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 B
2.(2015·长沙联考)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致影响当地原物种的生存,则称为入侵种。入侵种不可能( )
A.严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稳态
B.与本地种杂交而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 C.
受新的自然选择作用而迅速进化成新的物种
D.含有某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解析】 本题考查物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若当地条件特别适宜入侵种的生长,会对当地生物造成威胁,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入侵种和本地物种进行杂交可能改变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影响原有物种品系纯度;若入侵种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则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传递到人体内,A、B、D均有可能;入侵种若能适应当地条件则能够进行繁殖,不能适应当地条件则会被淘汰掉,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形成新的物种,C不可能。
【答案】 C
3.(2015·南昌模拟)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 【解析】 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A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
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
【答案】 B
4.(2015·湛江一中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用作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用作实验材料、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均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A
5.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好于P
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
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解析】 由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的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答案】 D
6.(2015·郑州市高三调研)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污染物浓度变化 图1 图2
(1)图1是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性。
(3)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图3所示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要求答出两点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4)我国许多景区水域都受到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透明度减小,从而导致景致大为减色。相关部门为了使湖水变清,曾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做紧急处理。此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并可能危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
(5)某些景区采纳专家建议,在水域内种植图3所示植物,同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在修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中,上述措施发挥的作用:①利用了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________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②植食性鱼类可以________,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解析】 (1)由图1可知,浮游藻类数量增多,导致无机盐浓度下降,说明藻类的繁殖离不开无机盐。(2)由图2可知,污水流经湖泊后,污染物迅速减少,说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水华严重时,浮游藻类大量悬浮于水面,导致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有机物制造量减少,最终使沉水植物死亡。(4)化学杀藻剂虽然可以快速杀死藻类,但容易污染环境,甚至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到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其他生物。(5)同一水体中的植物与藻类由于竞争无机盐和阳光等资源,会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植食性鱼类可以捕食藻类,同样能够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答案】 (1)无机盐浓度 (2)抵抗力稳定 (3)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4)污染水体(或环境) 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 (5)竞争 捕食藻类
B提升层
7.“海水蔬菜”是指用海水养殖的蔬菜,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下列哪项不是“海水蔬菜”大面积种植所能达到的目的( )
A.可以节省成本,减少化肥使用量
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不需要占用耕地,可以充分利用盐碱滩涂 D.减少淡水使用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解析】 “海水蔬菜”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原本就是不毛之地的盐碱地中进行养殖,不但能充分利用海水中的无机盐减少化肥的使用,更节约了大量耕地。所以A、C、D项的目的均可达到。对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用不大。
【答案】 B
8.2011年8月云南曲靖发生严重的铬污染事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溶液培养法探究铬进入细胞的方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铬能随着食物链传递,下表为某河流水域中一些生物种群的个体体内铬的含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铬含量(mg/L) 甲 0.026 乙 0.028 丙 0.25 丁 0.23 戊 2.2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铬元素含量,因变量是铬吸收速率 B.影响a、b两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均为能量和载体数量 C.该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甲→乙→丁→丙→戊
D.五种生物中甲和乙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多,戊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少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因变量是铬的吸收速率。影响a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影响b点铬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甲和乙种群个体体内铬含量很接近,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铬在生物体内表现为生物富集现象,生物所处营养级越高,体内铬含量越高,即甲、乙种群可能处于较低营养级,戊种群可能处于较高营养级,故五种生物中甲和乙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多,戊种群同化的能量可能最少。
【答案】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