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相关事件
2009年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2010年中央1号文件;2013年中央1号文件:开展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间:2013年1月-2015年6月30日
第一部分 地籍测量与管理
第一章 地籍与地籍测量基本概念 第一节 地籍与地籍测量
地籍的定义:
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和表等形式表示。
特点:
(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 (2)地籍的核心是土地权属 (3)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
(4)地籍记载地块状况,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状况 (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的形式
地籍的功能:
(1)地理功能:表达精确的空间位置,及地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础 (2)经济功能:征收土地税费,及用于土地的出让、转让、抵押等活动 (3)产权保护功能:依法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性
(4)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功能:编制、组织与调整土地利用规划
(5)为土地相关政策服务功能:土地政策、经济、环境等发展提供决策 (6)其他的服务功能:为市政、公安、消防、商业等服务
地籍的类别
1.按地籍的用途和发展阶段划分
(1)税收地籍
(2)产权地籍(法律地籍) (3)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
(1)初始地籍:在某一时期内,对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新的土地清册。 (2)日常地籍: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
(1)城镇地籍 (2)农村地籍
地籍测量的定义: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等。 地籍测量的特点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
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 初始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 农村地籍调查;城市地籍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房地产权属调查
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质量调查、房产调查和地籍测量。 地籍调查的原则
(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制度科学,保证现势性、系统性、可靠性、完整性等;
(4)符合多用途的原则;以地块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全覆盖的调查方法,图、数、表要相互对应一致。
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
(1)制定地籍调查的组织方案和技术方案 (2)组织准备 (3)宣传
(4)试点工作及技术培训 (5)表册、仪器、工具准备 (6)收集资料
2、外业调查、勘测 3、内业工作 4、检查验收
地籍管理: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管理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估计和地籍档案管理等。 地籍测量学
定义: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学科。
任务: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 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的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内容:研究对象是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具体指地块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 发展趋势:
? 对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拓宽思路,使其理论更加丰富和
完善,技术和方法更加规范化,土地空间信息获取将在快速和内外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
? 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并不断地完善数据质量,使土地工作更加合理和高效; ? 高新测绘技术将是地籍测量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快速、高质量地获取
土地空间信息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