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看看我梦中的蒲公英飞过的这些地方,从小木屋到山林再到金色的阳光中,距离——越来越远,这也预示着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所以在读这几个飞过的时候就一定要——有层次。
你们还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体会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师:大家读得多么投入,多么动情啊!对于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们运用反复品读的方法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自己语言的积累,这样就能很快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在阅读中多多积累。(大屏幕出示方法: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此处的设计意图是:这篇优美的散文,字里行间蕴涵着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以读带讲、以读促讲是最适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后,朗读指导要从初读课文开始,通过适当反复,力求做到读得文通字顺。然后才能达到品味美文,赏析佳作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品读的时候,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朗读技巧,也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创设出具体形象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妈妈”对“我”的殷切希望及“我”对“妈妈”的理解。)
(二)精读第7自然段
师: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上了中学。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运用前面我们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深入地理解这一部分,可以随时随处写下阅读批注。
1.生默读7自然段。
2.汇报交流。提示学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说: ●我知道这一段主要写了( )
●读了这一段,我感受到( ),我是抓住( )、( )等词语体会到的。 ●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我是从( )、( )知道的。
(重点抓住“几个深夜、望、好久好久、守”等词语来体会妈妈的对我的爱与希望。抓住“飞来飞去”想象我上中学后穿行于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的忙碌的身影,体会我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情景。)
(设计意图:陶行知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此,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心灵的对话。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借此机会激活学生的潜在的意识,为理想插上的翅膀,使其展翅翱翔!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
3.教师小结:妈妈将自己的爱与希望又绣在了连衣裙上,带着妈妈那满怀期待的爱,伴着那会飞的蒲公英,我也在不断地飞、飞、飞!飞到那实现梦想的大学殿堂!而妈妈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剩余的部分,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所包含的更深意义。
(三)回顾学习方法,精读8—14自然段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运用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能试着把这些方法再介绍给大家吗?(师随机出示: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3、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如果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自觉运用好的读书方法,你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快的提高。下面我们继续品读后半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读进去,悟出来,从而领会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