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诗文必背知识点《雁门太守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2:55: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语文复习要讲究方法,同样多的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教会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会使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将更好。结合中考说明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下文准备了古诗文必背知识点。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知识点归纳: 1、首联划线部分的的作用?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的情况,以及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2、表明战斗的激烈惨状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赞叹壮士报国的志向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概括这首诗的主旨。答: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颔联写得有声有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颈联中诗人为什么将地点设置在易水边?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重寒不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内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渲染了一种悲壮色彩。重寒不起,突出天气的严寒和气氛的紧张凝重,反衬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7、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感激天子重用贤才的美德和以死报君的决心。 8、诗中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举例阐述。答:如:黑云之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甲光向日之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燕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壮。 这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搜索更多关于: 古诗文必背知识点《雁门太守行》 的文档
古诗文必背知识点《雁门太守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kkh4545m7tdik0368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