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探究题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级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S2。(选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如图2),当眼睛在原光屏处能看到发光体的像吗?_____。(填“能”或“不能”)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实验中选择刻度尺这一实验仪器,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丙图所示,玻璃板向蜡烛A倾斜放置,为了与A所成像重合,蜡烛B需移动到桌面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3.完成下列各图的光路。
(1)画出光源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______。 (2)MN是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有一束入射光线经过A点,它的反光线经过B点,折射
光线经过C点,请你画出完整得光路图(如图2所示)______。 (3)完成凸透镜中光路图(如图3所示)______。
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像与像的位置B 、B′;C 、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3)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4)小科在平面镜的后面放了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这是为了______,他透过玻璃板看见未点燃的蜡烛,实际上是光的_______(反射或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5)实验中,小科看到了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两个像,其中距离小科较远的像较_______(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5.如图是小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帮她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甲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3)步骤D的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步骤C选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观察到清晰不重合的两个像,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厘米,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
6.小曹在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
(1)但他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______。 A.使身体里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里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 E.将镜面朝天花板倾斜一定角度
(2)假设小曹身高180cm,他的眼睛在其头顶下方10cm处,为了能站在从竖直的平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新鞋,他将竖直悬挂的平面镜下边缘至少应离地高度_______。 7.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处理 A 干燥环境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方法 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B 潮湿环境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C 潮湿环境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环境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