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主考教师:
20 ~ 20 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试卷4
学院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 无机化学》课程试卷
(本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题分 10 得分 二 20 三 21 四 14 五 35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得分 100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前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题共10分)
1. ( )因为△rG(T)=-RTlnK,所以温度升高,K减小。
2. ( )H2O的沸点高于H2S的沸点,是因为H—O键的键能大于H—S键的键能的缘
故。
3. ( )C和H形成CH4时,是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3个2p轨道杂化形成4
个sp3杂化轨道成键的。
4. ( )溶度积规则不适用于难溶弱电解质,质量作用定律不适用于非基元反应。 5. ( )由于Ag+与S2-之间的相互极化作用比Cu+比S2-间的极化作用强,所以Ag2S
比Cu2S的溶解度小。
6. ( )波函数???2的空间图像为电子云。
7. (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之间还有取向力和诱导力。 8. ( )HOAc-NaOAc缓冲对中,只有抗碱成分而无抗酸成分。 9. (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0. ( )多齿配体一定与中心离子形成螯合物。
二.选择题 (每题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号码填入下表中题号对应的表格内。
本题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得分 20 1、在一容器中,反应 2NO2 (g)
2NO (g) + O2 (g),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加一定量
Ar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将会________。
(A) 向正方向移动 (B) 向逆方向移动 (C) 无明显变化 (D) 不能判断 2、在下列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轨道成键的是_________。
(A) B2H6,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B) HCN,直线形分子;
(C) C2H4,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D) NCl3,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3、下列离子中极化力最强的是_________。
(A)Mn2+; (B)Fe3+ ; (C)Ni2+; (D)Cu+。
4、已知E? (Ti+/Ti) = - 0.34 V,E? (Ti3+/Ti) = 0.72 V,则E? (Ti3+/Ti+)为 。 (A) (0.72 + 0.34) / 2 V
(C) (0.72 ? 3 + 0.34) / 2 V
(B) (0.72 - 0.34) / 2 V (D) (0.72 ? 3 + 0.34) V
5、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内氢键的是_________。
(A) HNO3 (B) C2H4 (C) HI (D) NH3 6、下列反应中?rSm> 0的是_________。 (A) 2H2(g) + O2(g) = 2H2O(g) (B) N2(g) + 3H2(g) = 2NH3(g) (C) NH4Cl(s) = NH3(g) + HCl(g)
(D) CO2(g)+ 2NaOH(aq) =Na2CO3 (aq)+H2O(l) 7、下列各组原子轨道中不能叠加成键的是_________。 (A) px - py
(B) px - px
(C) s - px
(D) s - pz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B)凡溶度积大的沉淀一定会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 (C)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其完全变成了沉淀
(D)当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难溶电解质就会溶解 9、对于催化剂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
(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皆不变
(D) 加入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10、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 3,0,0,+1/2 (B) 3,2,3,1/2
2
(C) 2,1,0,-1/2 (D) 4,2,0,1/2
11、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各组中正确的关系式应是 。
? (A) ?rGm>0;E?<0;K?<1 ? (B) ?rGm>0;E?>0;K?>1 ? (C) ?rGm<0;E?<0;K?>1 ? (D) ?rGm<0;E?>0;K?<1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13、下列各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值最大的是_________。 (A) E(C) E
??([Ag(CN)2 ]-/Ag) (B) E([Ag(S2O3)2 ]3-/Ag) (D) E
([Ag(NH3)2 ]+/Ag) (Ag+/Ag)
??14、根据锰的标准电极电势图,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A) Mn3+ (B) MnO2 (C) Mn2+ (D) MnO4- 15、ψ3, 1, 0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________。
(A) 3s轨道 (B) 3p轨道 (C) 3d轨道 (D) 2p轨道
16、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IVB、VB、VIB族中的各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
_________。
(A) s区元素的影响 (B) p区元素的影响 (C) ds区元素的影响 (D) 镧系收缩的影响 17、分子间力的本质是________。
(A) 化学键 (B) 原子轨道重叠 (C) 磁性作用 (D) 电性作用 18、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
(A) N2+< N2 < N22- (B) N22-< N2+ < N2 (C) N2< N22-< N2+ (D) N2< N2+ < N22-
19、下列各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递增的顺序正确的为_________。
(A) Mg < Na < Al (B) He < Ne < Ar (C) Si < P < As (D) B < C < N 20、Fe离子(Fe,Z = 26)属于_________电子构型。
(A) 8 (B) 9~17 (C) 18 (D) 18+2
3
3+
三.填空题(本题共21分)
1.原子序数Z = 42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_______区。 2.NaBr、MgF2、CaCl2、MgO四种晶体,熔点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 。
3.根据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反应的活化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恒压反应热与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其+3价离子的最高能级有3个电子,它们的n = 3、l = 2。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属______区元素。
5. B2的分子轨道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键名称
及
数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价
键
结
构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分子轨道理论确定O?、O2的未成对电子数目分别为 、 。 27. N2 + 3H2
2NH3 ?rH
mol = -46 kJ·
-1
,反应达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N2生成NH3
的转化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 压缩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升温:_________________ ; (3) 引入H2:_______________ ;
(4) 恒压下引入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 ; (5) 恒容下引入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 8.2NH3(g)
N2(g) + 3H2(g) 298K时, △rHm= 92.22 kJ·mol, △rSm= 198.53
θ
-1
θ
J·mol-1·K-1, 则标准状态下,NH3(g)自发分解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 9. 由Ag2C2O4转化为AgBr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Ksp(Ag2C2O4)和Ksp(AgBr)的关系式为
??___________。 10.已知E
?(MnO4-/MnO2) ? E
?(BrO3-/ Br-), 四种电对物质中________的氧化能力最强,
________的还原能力最强。
11. 随着溶液的pH增加,下列电对 Cr2O72-/Cr3+、Cl2/Cl-、MnO4-/MnO42-的E值将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298K,100kPa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EA(H+/H2) =_____________V;在碱性溶液
?中,EB(H2O/H2)=_________________V。
? 4
13. 已知E
?(Pb/Pb)=-0.1266V,
2+
Ksp?(PbCl2) = 1.7?10,则E
-5
?(PbCl2/Pb) =
_______________
14.EA(ClO3/Cl2) = 1.47V, EA(Sn/Sn) = 0.15V, 则用该两电对组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原电池符号为 。
15. 用价键理论解释,SF6能稳定存在;而OF6不能稳定存在是因为 。
16. 等体积的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盐酸相混合,溶液的pH为 ; 200mL 0.1 mol·L氨水和100mL 0.1 mol·L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为 。 [已知 K?(NH3 H2O)=1.8?10-5] b
四.简答题(本题14分)
1、 简述元素周期表划分为几个区,各区域原子价电子层构型特征。 2. Fe、Co、Ni 原子序数26、27、28
配合物 [Ni(CN)4] [Fe(H2O)6]3+ [Co(CN)6] 3. 利用离子极化理论说明AgCl 、AgBr 、AgI 颜色依次增加,溶解度依次减小。
五.计算题:(本题共35分) 1. 已知气相反应N2O4(g)
2NO2(g),在45?C时向1.00 L真空容器中引入6.00?10-3mol
N2O4,当达平衡后,压力为25.9 kPa。
(1) 计算45?C时N2O4的解离度? 和平衡常数K?;
??(2) 已知该反应?rHm= 72.8 kJ·mol?1,求该反应的?rSm; ?(3) 计算100?C时的K?和?rGm。
?-?4+2+
-1-1
中心离子杂化类型 几何构型 理论磁矩μ理/B.M. 0 5.98 ////////////////// 键型 内轨 2-3-2.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Pb2+和Cr3+, 经测定c(Pb2+) = 3.0?10-2mol·L-1, c(Cr3+) = 2.0?10-2 mol·L-1, 若向其中逐渐加入NaOH(忽略体积变化)将其分离,试计算说明: (1) 哪种离子先被沉淀?
(2) 若分离这两种离子,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已知:K(Pb(OH)2)=1.4?10-15, K(Cr(OH)3)=6.3?10-31)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