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一些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及重大减灾项目||,知道国际减灾十年与国际减灾日||。2.知道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相关内容||。3.初步学会根据自然灾害成因||,确定防灾减灾措施的方法||。 一、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1.指导方针:①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措施
(1)颁布和实施了与②防灾减灾有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成立了中国“③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领导并开展了减灾的一系列活动||。 思维活动
1.2019年和2019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都是“减灾始于学校”||,想一想||,该主题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案 学生是脆弱的群体||,连续两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减灾始于学校“||,说明对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加强在灾害中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同时在学校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具有高效性||,传播速度快||,这样也有利于社会上人们防减灾意识的增强||。 二、我国重大减灾工程项目
工程 措施 效益 摆脱了“⑤人争水地||,水致人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加固堤防、平垸行洪、灾”的恶性循环局面||。在长江上④退湖还田、移民建镇、游地区实行⑥退耕还林、⑦封山修建水库等 育林措施||,有效遏制了长江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采取⑧人工造林、封山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⑩乔、灌、草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实行⑨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 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治理?水土流失||,对?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 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发挥巨大的社会、第1页/共9页
经济和环境效益 思维活动 2.你了解我国有哪些防灾减灾工程?
答案 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淮河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 3.我国有哪五大防护林体系?
答案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含京津周围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等为我国五大防护林建设工程||。 探究点一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原因
探究活动 读“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和“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流域内的行政区 圩垸(个)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受灾人口(万人) ① 141 750 45.1 ② 143 250 36.6 ③ 1359 1180 135.3 ④ 332 210 14.6 (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答案 (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不合理的建筑||,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裁弯取直||。 反思归纳 长江流域洪灾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如下表所示: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解决措施 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需要从宣传、管理和工自然因素 洪水来量 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同时实施;上游退耕还林、封第2页/共9页
特大洪水 滞洪、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滞洪、泄洪能力差 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滥伐人为因素 围湖造田 森林 ||,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削弱 山育林||,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兴修水利||,退耕还湖、还林||,修建蓄洪区;下游疏通河道||,加速径流的排泄等等;实行防洪保险 迁移应用1 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对策||。
答案 (1)图甲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图乙中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水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2)退田还湖;植树造林||,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
解析 两图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湖泊面积缩小||,必然导致洪水增多;因此||,要加强水土保持||,退田还湖||。
探究点二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探究活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有人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对吗||,理由是什么? 答案 (1)东北 西北 华北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农业垦殖、战争、统治者大兴土木||。
(3)“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
第3页/共9页
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对||。“三北”防护林所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容易形成沙尘暴或受沙尘暴影响;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等作用;“三北”防护林对风沙来说||,就好像一道绿色的屏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沙尘暴的危害||。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有积极作用||。
反思归纳 “三北”防护林体系
工程范围 工程目标 造林方式 具体内容 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减少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干旱等灾害 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飞机播种造林 “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加就业、发展观光旅游 工程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迁移应用2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是防止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农田与城市 D.③是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①防护林工程主要减轻的灾害是( ) ①霜冻 ②干旱 ③土地荒漠化 ④泥石流 A.①② C.③④
答案 (1)C (2)B
探究点三 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探究活动 201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B.②③ D.①④
第4页/共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