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17:24: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包揽了五名一等奖的其中两个名额。2006年至2008年《网络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组分别在全国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年会中分获课题论坛比赛一等奖,3次获全国级说课比赛一等奖,1次获全国级课题成果展示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标兵学校。2009年,我校莫莉莉老师获南宁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0年学校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微软“携手助学”项目获全国一等奖,“携手助学”还走向了国际??可谓“锐意进取勇创新,教海扬帆破浪行”!

今后我们重点开展基于网络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基于因特网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和学校一切积极的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生团队,在原有的小记者站的基础上建立“校园电视台”,开展远程教育,建立网上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卫国小学优秀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家长的赞赏和社会的好评。

回首我们走过的路,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学校要张开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并不是一些软硬件简单的搭设,而是一个持续建设与全面推进的发展过程,是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起到支撑和催化剂的作用,可将学校各方面工作有机整合取得多赢效果。二十一世纪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抓住契机,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继续为内化特色、强化品牌而不懈努力!

何抓好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工作的一点体会向你们做个简要汇报。

一、 强化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中的作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我们学校通过营山县教育局【2010】9 号文件的学习,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既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因此,教师学习

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 明确目标,分工负责。

学校成立了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领导小组,指导服务小组,教研小组。校长亲自抓,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抓,管理员具体抓,其它成员协助抓,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学校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分3个阶段实施。创营山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示范学校,实现“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略教学科科用”,建立校园网站,力争90%的教师能用,85%的教师会用,60%的教师爱用。培养10到15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学校按照教师电脑技术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把教师分为老、中、青三个组。真对不同的年龄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习不同的内容,实行目标分解,逐年推进。 三、优质优酬,奖惩分明

学校制订了《明德小学远教学习制度》,对远教会议、学习,教研严格考勤。对学习记录实

行平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管理员对教师上机考核结论一支笔认定,实行人人过关。对不达标的教师要求自学或辅导教师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学校制定了《明德小学远教学习奖惩方案》,计划用绩效工资的30%用于远教培训工程。学习项目考核得分与绩效工资挂钩,和评职、评优、评先挂钩,学习考核得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奖优罚劣,优质优酬,奖惩逗硬。

四、 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古今中外,不少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也必须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为此,学校在教会教师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后,我们让教师先学打游戏,qq聊天,看网络电视等。不到一周时间,老师们产生了学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的浓厚兴趣。他们挤时间,一有空就到电脑室学习,教师由学校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 五、分层教学,师徒结对。

每周星期二晚上学校组织教师在电脑室集中培训。单周40岁(含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双周40岁(不含40岁)以上的教师参加每周星期三、四的晚上教师在电脑室自学。学校指导小组成员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认真备课,自制课件,选择形象、易学、好记的教学方法,教师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每位教师用营山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记录本认真做好笔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学校还制定了明德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师徒结对“一帮一”实施方案,年轻教师对中老年教师手把手地教。学会一项就考核一项,并把笔记本交给管理员签字认定,学校奖励指导老师。根据营山县教育局【2010】9号文件关于应用工程的通知精神,坚持先培训后考试,不合格通过帮扶和自学后重考,并将培训课时纳入教师综合考评。

六、加强教研,以研促学。

开展网上自主学习,感知前沿教育理论,学习名师教学方法筛选优秀教学资源。开展集体备课,实现优势互补;开展课例研讨,优化课堂教学;开展专题研究,解决突出矛盾。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

学校一是开展了远教优质课件校内评选活动;二是开展了教师教学课件校内现场制作比赛;三是开展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大比武;四是开展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为主题的优质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五是积极动员教师参加校园网建设与评比活动。在教师中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用的良好氛围。

八、学以致用,优质高效。

利用网上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中、青年教师利用学到的电脑技术在网上下载教案或

课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情设计教法,备优质课 。我校90%的中、青年教师都能备电子教案。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资源共享,促质升位。

明德小学是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项目学校之一。XX年秋季国家给学校配置了电脑30部,10年秋季又配置了10台25英寸彩电,10台dvd,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各科课堂教学光碟400张。还配置了投影仪一套,安装了1个多媒体教室。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教室安装了彩电,配置了dvd。学校购置了刻录软件1个,dvd光碟300张。信息管理员不间断地接受资源信息,按时刻录成dvd光碟,充分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学校光碟建立了台帐,建立了dvd光碟借阅制度。100%的教师学会了光盘播放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教师通过看光碟,写反思,创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通过看光碟,提高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现代教育运用技术培训,学校42名在册在岗教师中100%的青年教师,80%中年教师,40%的老年教师学会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堂教学。学校给各班各科排了远教运用技术课课表。教师开展网上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课,上成了声、像齐备的媒体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了优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现场会上的经验总结 相关文章:班主任工作经验汇报信访工作经验材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管理提升年活动经验材料德育工作经验材料宣传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县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经验交流材料查看更多>> 经验材料

十、完善资料,构建资源库。

学校对远教工程资料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将资料分类归档。建立了电视机、dvd光盘、教案、案例、记录本、反思、心得体会、电子档案等资料库。实行借阅登记制度,有效利用校本教研资源。

各位领导、老师们!明德小学的远教运用技术工程才刚刚起步,各方面工作都还很薄弱,与教育局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抓好远教运用工程,今后,我们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办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学校的支持下,将举全校之力,不懈进取,把远教运用技术工程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本文来自:13714范文网(汇报体会栏目)(www.13714.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13714.com/13714/view-102075-2.html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

管理水平,创办特色学校

叙永县江门镇中心小学校 胡关明

一、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叙永县江门镇中心校位于叙永县北大门——江门镇九江新区、321国道旁,辖两间完小、5间村小。学校承担了江门镇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等工作,现有在校小学生2616人,学前幼儿862人,有老师136人。2007年6月,学校被评为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是泸州市农村小学校中第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学校办有特色,管理上注重显性与隐性结合、制度与人性结合、物质与精神结合,形成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管理机制;教学上注重课改与实际结合、课堂与活动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形成了“务实、活泼、有趣、创新”的教学特色;学习上注重乐学与会学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自主与合作结合、基础与爱好结合,形成了“主动学习、强化基础、尊重个性、发展特长”的学习特色;校园环境注重严格与和谐结合、紧张与愉快结合、实用与美观结合、现实与发展结合,形成了“净、静、敬、竞、进”的校园特色。

近年来,在市县教育局、市技装所、县电教馆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江门中心校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和依托,强化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整合应用,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我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经验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加快了学校现代化教育硬件建设的进程

九十年代的农村学校,比较现代的教学设备只有收录机、幻灯机,那时的教师,对计算机还很陌生,更谈不上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一班人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将发挥的巨大作用。1999年,江门中心校利用迁址扩建的机会(中心校现为一校两址),新建了教学楼,设置了微机室,向老师们借款购买了27台计算机,组建了简易多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学校开始初步迈入现代化教育硬件建设的进程。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使用,让学校更进一步认识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和依托,转变教学行为、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教学变革、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抢抓机遇,近几年,学校在普九欠债近三百万元、经费严重紧缺的前提下,积极想方设法,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不断改善教学环境。2006年学校借助中央排危专项资金40万元,争取到香港同胞林昭球先生捐助35万元和县配套资金30万元,自筹近10万元新建惠英教学楼一幢,解决了我校教学用房紧张的局面。惠英教学楼峻工使用后,学校先后投入近30万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同时依托“教育部-李嘉诚西部中小学教育技术”扶贫项目,为2间完小添置了远程接收系统1套,建成了教学资源库(涵盖7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依托“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添置了计算机1台、LQ-300G打印机一台、接收系统1套。依托UNDP403项目工程,学校配备了5台计算机,16英寸交换机2台、刻录机3台、扫描仪1台、打印机2台(一台针式、一台激光打印)、128M优盘3个,配套教学光盘300多碟、广播扩音机4套、数码摄相机2台,数码相机3台,先后添置扫描仪1台、书写投影仪24套、录音机56台、优盘10多个。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给5间村级小学添置了模式一(34英寸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台、教学光盘一套),中心校添置了模式二(即卫星接收系统)。近两年中心校新建成了多媒体教室(配有投影机、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控制切换台、电动银幕、音响设备等),计算机网络教室(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实验室、实验保管室、音乐室、美术工作室、体育保管室、图书阅览室2间(配有书柜、学生课桌凳,实行计算机管理),多媒体备课室(配有录放设备、多媒

搜索更多关于: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 的文档
南宁市卫国小学办学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qdh11fu63gzju6v8n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