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9:11: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 USD600/RMB4140 (4) 借:银行存款 198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60 贷:应收账款 USD300/RMB 2040 (5)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72 000(100000×6.8)

贷:银行存款 72 000(100000×6.8) 7.甲公司2009年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2月10日偿还短期外汇借款USD1 000,当日即期汇率USDl=RMB6.81,银行卖出价USDl=RMB6.82。 (2)2月15日出口商品计USD2000,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USDl=RMB6.82。

(3)2月23日进口不需要安装设备USD5000,已交付生产使用,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即期汇率为USDI=RMB6.80。 (4)2月25日,收到本月l日出口商品部分货款USD5000,并已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USDl=RMB6.8,

银行买入价USDl=RMB6.70。 (5)2月27日,偿还短期外汇借款USD20 000,当日即期汇率USDl=RMB6.60,银行卖出价USDl=RMB6.70。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假设该企业按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作为折合汇率); 答案:

(1) 借:短期借款 USDl000/RMB 681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 贷:银行存款 6820 (2) 借:应收账款——山丸商社 USD2000/RMB13840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 USD2000/RMB13840 (3)借:固定资产 USD5000/RMB34150 贷: 应付账款——×客户 USD5000/RMB34150 (4)借:银行存款 335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00 贷:应收账款 USD5000/RMB 34000 (5)借:短期借款 USD20 000/RMB 132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000 贷:银行存款 134000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1.依据我国所得税准则,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份构成。 2.税法与会计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1)目标不同;(2)依据不同;(3)核算基础不同。 3.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答:(1)应付税款法;(2)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是什么? 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为: (1)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3)确定暂时性差异

(4)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5)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5.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的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

6

中抵扣的金额。

例如,某台设备原值为100万元,会计折旧40万元,按照税法应提折旧30万元,则计税基础为70万元。假定会计折旧为30万元,税法折旧为4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多少?

存货成本100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其账面价值80万元,但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因为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以后真正发生损失时允许抵扣,现在不允许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情况一样。如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为1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其计税基础为多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则其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但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因为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该按成本计量,发生损失和取得收益待真正实现时再确认,现在不确认。如果其公允价值为80万元时,其计税基础为多少?

6.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其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例如: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但其计税基础为0。 7.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如第4题举例中,哪些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哪些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注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8.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它们均应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9.业务题

【例2-1】20×8年11月6日,A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支付价款1160万元购入某公司的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1220万元。

账面价值=1220(万元) 计税基础=1160(万元)

暂时性差异=1220-1160=60(万元)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6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如果本例所购买的股票在20×8年12月31日市价为1120万元 账面价值=1120(万元) 计税基础=1160(万元)

暂时性差异=1120-1160=-40(万元)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40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2-2】20×8年9月1日,B企业在二级市场上购入某公司的股票,成本为330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价为300万元。

账面价值=300(万元) 计税基础=330(万元)

暂时性差异=300-330=-30(万元)

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30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2-4】甲公司20×7年12月1日,以200万元购进一项固定资产,估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按5年机提的折旧额可以税前扣除,该公司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0×8年12月31日,该公司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75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8会计年折旧额=200÷10=20(万元) 账面净值=200-20=180(万元)

由于可收回金额为175万元,因此该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 账面价值=180-5=175(万元)

7

20×8税法年折旧额=200×40%=80(万元) 计税基础=200-80=120(万元) 暂时性差异=175-120=55(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55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55×25%=13.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37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7500

【例2-5】甲公司20×8年研究开发支出1 2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8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35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57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可按150%加计扣除。假定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当年末达到预定用途(尚未开始摊销)。

甲公司20×8年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中,630万元(280+350)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应予费用化,57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则20×8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70万元。

依据税法规定,甲公司20×8年可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 800万元(1 200+600),当年的研究开发支出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则20×8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计算如下:

账面价值=570(万元) 计税基础=0

暂时性差异=570-0=570(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57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2—6】 乙企业于20×8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成本为160万元,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后,有确凿证据证明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8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其未发生减值。乙公司在计算所得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金额允许税前扣除。

账面价值=160(万元)

计税基础=160-160÷10=144(万元) 暂时性差异=160-144=16(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16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2—6】 乙公司于20×8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成本为160万元,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后,有确凿证据证明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8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其未发生减值。乙公司在计算所得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金额允许税前扣除。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账面价值=160(万元)

计税基础=160-160÷10=144(万元) 暂时性差异=160-144=16(万元)

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16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16×25%=4(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4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0000

【例2-15】甲公司20×7年12月12日购入某项固定资产,成本为200万元,会计上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该企业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法处理上的差异,该项固定资产在期末未发生减值。

20×8会计年折旧额=200×20%=40(万元) 账面价值=200-40=160(万元)

20×8税法年折旧额=200÷10=20(万元) 计税基础=200-20=180(万元) 暂时性差异=160-180=-2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20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20×25%=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0000

8

P104【例2-22】乙企业2*01年12月31日,购入成本为4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该企业各年末均未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乙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计算2*02年的折旧额;

(2)计算2*02年的暂时性差异 (3)写出2*02年的会计分录 解:

(1)会计年折旧额:400÷5=80(万元) 税法年折旧额: 400×40%=160(万元) (2)账面价值=400-80=320(万元) 计税基础=400-160=240(万元) 暂时性差异=320-240=8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额80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各年账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负债=80ⅹ25%=4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000

【例2-25】甲公司20×8年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有:

(1)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50万元。 (2)支付罚款和税收滞纳金6万元。 (3)向关联企业赞助支出12万元。 (4)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8万元。 (5)年末计提了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6)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l50万元,年末的市价为1 8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7)年末预提了因销售商品承诺提供1年的保修费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扣除。

要求:(1)计算应交所得税 (2)计算所得税费用 (3)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 000+50+6+12-18+20-30+50=1 090(万元) 应交所得税=1 090×25%=272.5(万元) (2)计算所得税费用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50=7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0-150=30(万元) 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70×25%=17.5(万元) 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7.5-17.5=-10(万元) 所得税费用=272.5-10=262.5(万元) (3)写出有关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7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250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000

9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000 所得税得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00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5万元

例题:甲公司2008年末存货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确定存货的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的类别及金额;

(2)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

(1)存货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暂时性差异金额:100-90=10(万元),

由于存货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10万元,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5000

第三章 租赁会计

1.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 2.按租赁业务的目的分为经营租赁、融资租赁

按租赁资产投资来源的不同分为直接租赁、杠杆租赁、售后租回和转租赁 3. 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 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

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与承租人和出租人均无关、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4. 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初始直接费用是指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

在实际发生或有租金时,应当将或有租金计入当期损益。 4. 融资租赁业务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答:满足下列标准之一的,应认定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这里的“大部分”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下同)。

(4)承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就出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这里的“几乎相当于”掌握在90%(含90%)以上。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修整,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5.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6.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将长期应收款与融资租赁资产的差额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

7. 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8. 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的按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9.业务题

10

搜索更多关于: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重点 的文档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s7a7fpj95nd0e7mk4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