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税务师税法讲义第35讲 - 资产的所得税处理(2)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16: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税法(Ⅱ)

第四节 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知识点四】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年年考选择题)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应在1个年度以上或几个年度进行摊销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类别 A.企业的固定资产日常(小)修理支出 B.改良支出 如果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 税务处理 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规定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如果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 C.改建支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出 其他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D.大修理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支出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E.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例题1·多选题 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支出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进行税务处理的有( )。 A.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B.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支出 D.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改建支出 E.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答案】ABE 【真题新解】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真题再现2·单选题 下列关于企业筹建期间相关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筹建期应确认为企业的亏损年度 B.筹办费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低于2年的时间内进行摊销 C.筹建期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 D.筹建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 【答案】C 【真题新解】本题的考核点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考生要注意企业筹建期间的广宣费和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是有区别的,选项A:企业筹办期间不确认为亏损年度;选项B:筹办费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

税法(Ⅱ)扣除,也可以按照长期待摊费用在不低于3年的时间内进行摊销;选项C:筹建期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选项D: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 【知识点五】存货的税务处理 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无后进先出法。 【知识点六】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投资资产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而形成的资产。 (一)投资资产的成本 (二)投资资产成本的扣除方法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真题再现·多选题 下列关于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增值税作为计税基础 B.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按照预计持有期限分期摊销扣除 C.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扣除 D.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扣除 E.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时准予扣除 【答案】CDE 【真题新解】本题的考核点是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该题目考查的内容较多,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选项A: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选项B: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三)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必考点)P28-29 从2011年7月1日起,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 类型 (1)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 (2)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 (3)其余部分 投资收回 税务处理 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企业所得税 征企业所得税 股息所得 投资资产 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例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企业从被投资单位撤回投资时取得资产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当于初始投资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B.取得的全部资产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C.超过初始投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D.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答案】D 【真题新解】本题的考核点是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要注意区分投资撤回和股权转让的异同点。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四)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税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税法(Ⅱ)

财税[2014]116号《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14年1月1日执行

1.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生效并办理股权登记手续时,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的实现。

3.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行调整。

被投资企业取得非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4.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可按规定将股权的计税基础一次调整到位。

【知识点七】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

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是指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中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予以调整。即企业在平时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按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但在申报纳税时,对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规定有差异的,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1.企业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依法清算时,以其清算终了后的清算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简单了解即可)。 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等

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当分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P13

3.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收法规计算出来的,它在数额上与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往往不一致。因此,税法规定:对企业按照有关财务会计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调整后,才能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资产的税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性资产不可以计算预计净残值,全额计提折旧

B.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C.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D.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答案】A

【真题新解】本题的考核点是资产的税务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确定预计净残值,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税务师税法讲义第35讲 - 资产的所得税处理(2)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tkj0pkfr3z01x0bvw21wxgu8k8be00ne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