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13: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水单元

(一)一杯水的观察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注意点:

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尝前要有安全意识。 通过比较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东西。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 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红旗塘水 分辨演示: 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3、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4、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5、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二、用感官观察水

1、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2、现在,请二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3、学生实验,师巡视。

4、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的相关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2、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3、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5、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6、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8、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9、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红旗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1、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2、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3、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五、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3、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

一杯水的观察

眼睛 看: 没有颜色 透明 鼻 闻: 没有气味 舌 尝: 没有味道 手 捻摸: (不腻、粘) 耳 听: 好听(爽,脆) ………………………..

(二)水是什么形状

教学目标:

5、比较水与木块、玻璃形状上的不同,通过倒入不同水杯,画一画水的形状,认识水的形状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6、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流动特性,通过观察和画一画认识水面的特性。 7、通过对水的比较观察研究,认识水(液体)的一些特性。

教学注意点:

小学生喜欢水、爱水、玩水,早已有了对水的一些不完整的认识,水面与形状的特性在潜在的意识里有多种先期固定认知定式,用画一画来观察事实,纠正潜意识里的直觉或表象,对今后发展液体的特征与体积认识,有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

清水、各形透明容器、脸盆、水杯、半瓶装矿泉水、透明容器图片、横斜等矿泉水瓶图片(画一画用)、透明玻璃管。(一小瓶高锰酸钾) 分辨演示实验:

透明玻璃、木块等固体、冰(配合水容器的形状)、橡皮管。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6、我们学习了一杯水的观察,通过我们的观察研究,已经知道了水的哪些知识? 7、出示玻璃与木块等,说说是什么形状的?

8、水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今天一起来研究。引入课题板书:水是什么形状的。 二、水的形状研究。

5、拿出清水、杯瓶等各形容器,将清水倒入杯、瓶等容器,说说杯中或瓶中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分组实验。 6、实验交流汇报。

7、你能将杯中或瓶中水的形状画出来吗?

8、总结:与木块玻璃等比较,谁来说,水是什么形状的?(没有固定形状) 三、水的流动性观察。

10、给你一脸盆水,你准备怎样让水动起来?

11、分组动手试一试,你发现水动起来的秘密了吗?说说看。

12、水运动起来的时候,请另一位同学滴几滴红药水在水中,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 13、小结: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14、总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四、水平面的观察。

4、出示半瓶矿泉水,你想研究瓶里的水面吗?说说你准备怎样研究? 5、观察瓶里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分组实验。

6、现在你能把瓶里的水面用一条线画出来吗?观察同学画的水面,你认为对不对?水面有什么特点?

7、同一个瓶中的水面有这样的特点,观察不同容器中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 8、分组实验,汇报。(同一容器中的水面是平的。)

9、动画片断,小木匠,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猫修好长颈鹿家的桌子?(放平) 10、分组讨论方法。

11、汇报小结,介绍木匠泥水匠用装水的玻璃管或橡皮管。 五、总结。

4、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5、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

水是什么形状(液体)

水没有固定 会流动 水面是平的

(三)各种各样的液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沙与水进行观察,以及对油与水进行比较,以及对日常生活液体的了解,来提高对液体的认识;

2.通过动手,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来培养认识液体的能力.

教学准备:

沙.水.食用油.碘酒.酱油.白醋.玻璃杯.盘子.农药水.盐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说说液体是怎样的?能举例说明哪些是液体? 二.比较沙与水

1.请各小组认真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汇报各组观察到的内容,并讨论沙与水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与水又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们倒入盘中,又有什么不同?

5.请同学们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 6.两滴水合起来与两粒沙合起来又有什么发现? 三、比较油和水

1、出示油,问:它是液体吗?

2、请各组同学观察油和水,同时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发现?把发现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汇报油与水的异同。

四、了解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体 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液体? 2、讨论这些液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3、出示不标明的酒精、白醋以及标明的碘酒、饮料。小组讨论:面对不知明的液体,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标明的液体我们又怎样去了解它?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 五、了解一些危险液体的注意事项

1、出示农药水、盐酸,问:你们将怎样了解这些有毒液体呢? 2、我们应如何注意安全?

(四)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研究不同杯子盛水的多少,通过估计,提高学生的目测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比较、观察、统计的能力。

准备材料:

每组三个不同的瓶子、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量筒、儿个小瓶盖、生理盐水瓶、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分别装着水的三个瓶子,说: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眼力好。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二、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究竟是哪个瓶子的水多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2、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三瓶水的多少,我们比一比哪个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根据情况出示一次性杯子、生理盐水瓶、儿个小瓶盖、漏斗、量筒,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吗?适时地对量筒的使用做介绍。 4、汇报交流:比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及其用到的器材。

5、你们觉得哪个组设计的最好?哪个组的器材最简单?哪个组的实验步骤最少?以激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方法。 三、实验验证

1、到底是哪种方法最好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学生开始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3、教师巡视适时地做好实验中安全指导。 4、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四、尝试估算水的多少

1、结合实验结果表扬猜对的同学。

2、请猜对的同学说说你面对这三瓶水时,是怎么想的?或者说你想到了哪些,能判断水多少,有关系的东西?

3、再出示装有不等量水的不同容器,请各组先讨论,再猜一下,哪个容器里的水多? 4、请各组同学用量筒来揭底,并填好统计表。 5、各组汇报.

五、纸单元 (一)纸的观察

教学要求

1、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2、通过对纸的观察和探究,能不断地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的问题。 3、学会在小组内交流信息和整理信息,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挂历纸、报纸、直尺。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ve97les758u602x74s2b61z97lf1017hx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