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冀中南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4:2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冀中南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章 序 言

一、规划背景

(一)中国东部地区由重点发展向全面发展转变。东部地区长期以来在国家国土开发格局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发育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发展资源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随着这些地区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均随之升高,“东企西扩”、“南资北移”的态势已经显现,东部相对欠发达地区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冀中南地区地处东部,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关系紧密,凭借后发优势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落实。近几年,国家先后批准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河南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战略发展区,上述举措表明国家正式将区域发展作为下一阶段的扶持重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更是被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列入重点开发地区,其中明确冀中南地区要建成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因此,冀中南地区必须深度挖掘自身比较优

- 1 -

势,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要求在区域发展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

(三)周边经济区协调发展压力持续加大。冀中南地区地处河北省门户位臵,衔接河南、山东、山西几个省份,周边分布有中原经济区、山东半岛经济区等多个经济区。其中,山东、山西、河南均已有地区获批国家战略,特别是在2011年国庆前期刚刚获批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冀中南四市中的邯郸、邢台两市已被划入到中原经济区范围。周边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为冀中南地区借鉴成功经验、缩短发展进程、实现跨越式提升提供了可能,而冀中南地区将进一步发挥门户作用,与省外毗邻地区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立起良好的区域互动协作关系。

(四)河北“两群一带”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根据河北省“两群一带”的省域空间发展思路,河北省将形成三大经济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是北京职能进一步扩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保障和服务首都发展、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改善环境品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海经济隆起带具有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先天条件,地缘、资源优势明显,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群一带”的率先建设为冀中南地区发展提供了联系京津、东出渤海的便利条件,有助于冀中南地区确立后发追赶目标,寻找自身发展特色,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一道成为河北省达成“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目标,实现全面崛起的中坚力量。

- 2 -

二、发展条件分析

(一)资源禀赋类型多样但发展约束不断增强。冀中南地区西依太行山,沿山为丘陵地区,中东部为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理特征较为多样,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能源资源总量也比较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为冀中南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然而,冀中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差,人均水资源量和地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且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超载利用和污染,区域整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二)中心城市不断壮大但区域带动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河北省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冀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6年以来四个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近10%,中心城市城镇人口数占全部城镇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5%以上,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四个中心城市与县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中心城市人均GDP达到县域的两倍,地均GDP接近县域的十倍,中心城市对其辖县(市)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三)主导产业增长迅速但县域经济发展困难。冀中南地区产业门类相对完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工业等重工业类型与轻纺、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轻工业均得到一定发展,其中主导产业增长尤为迅速。石家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5%;邯郸市主导产业中仅冶金工业就占全市工

- 3 -

业总产值超过50%;邢台市重点培育的装备制造、新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也占到全部工业的40%以上;衡水市橡胶、食品、金属制品、化工等主导产业也增长较快,总体而言地区产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然而,冀中南地区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仍比较困难,如采暖铸造、通讯器材、丝网、皮毛皮革、玻璃钢、汽拖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金属橱柜、工艺美术等产业类型,虽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提升缓慢、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发挥带动广大农业地区发展的作用。

(四)传统农业量大面广但现代化水平仍待提高。冀中南地区大部分为冲积性黄土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经济,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国家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冀中南地区以仅占河北省域面积26%的土地生产了全省58%的粮食,种植了全省75%的棉花、38%的油料作物和蔬菜,在全省前50个农业生产大县中冀中南地区就有27个县名列其中。然而,冀中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人均产值、农作物机耕比例以及有效灌溉比例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不仅限制了冀中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影响到“三化联动”的整体进程。

(五)门户地位逐步显现但开放联动程度不高。冀中南地区是京津冀城镇群的门户,拥有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综合交通格局,是完善环渤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河北省区域空间布局,协调沿海内陆互动的重要平台。但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称的是,冀中南地区开放

- 4 -

搜索更多关于: 冀中南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的文档
冀中南区域空间布局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87a7bhtx5nd0e7mk8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