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对比是否取得了效果,是否存在问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正;
④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激励,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6章 结论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文化来凝聚人心,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层面。胜任力模型提供了一个整合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根据项目经理各方面的表现来判断他是否达到企业要求的能力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进行薪酬调整,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等方法,以帮助项目经理持续发展,提高其职业素质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激励项目经理。基于胜任力分析的激励机制是建立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部署,使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整体战略紧密结合,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胜任力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项目经理身上,从而建立了一套判别、选拔和培养优秀项目经理的模型,并基于此建立了针对性较强的激励制度,这给企业选拔和培养项目经理提供了标准,解决了企业对优秀项目经理的渴求,若运用得当,一定能为企业创造效益。
但模型本身也存在不足,由于各个行业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不同,造成影响优秀项目经理的因素也不同,本文所取的因素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可能对所有行业都适用,因此针对不同的行业要建立不同的模型,但原理都是一样。
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此篇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视野开阔,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得以朝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研究;做学问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令人倍感温馨。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位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默默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更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斧正,你们宝贵的意见是我灵感和动力的源泉。
四年的本科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此次的毕业论文写作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对于我接下来将从事的学术研究来说,仅仅是一个逗号,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将面对的是又一次具有挑战性征程的开始。
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 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 于海兵,胡利人等.高校学科带头人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1):72-74.
[3] [美]刘易斯(Lewis.J)著.项目经理案头手册[K].王增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中华英才网. 就业指数点评
http://www.eol.cn/kuai_xun_4343/20060622/t20060622_184976.shtml
[5]刘易斯(Lewis,J).项目经理案头手册[K].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张文江.项目经理胜任力评估指标研究.人力资源开发[J],2008,26(1):72-74.
[7] SHIPPMANNJS.“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J].Personal Psychology, 2000, 53: 703 -740.
[8] 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王荻,陈巍.几种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24):64-66.
[10] 何明亮,李红昌.项目经理胜任力素质模型[J].商业文化,2008(7):18
[11] 马可一.基于技能与胜任力的薪酬计划[J].中国人才,2004(1):72-73.
[12] 张悦靖.基于因子分析的胜任力模型初步构建[J].现代商业,182-183.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