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学习像学生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习的趣味,有的只是苦海无边的酸楚,导致学生心事重重,产生自我压力等。
当然这些因素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也并不是天生的,均与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有着直接的原因。 2、社会因素
①社会风气不良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地提高,几岁的孩子就会上网。所以当今社会网吧已经成为学生的乐园,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驰骋,没有约束,没有压力,使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此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当中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
②“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农村许多外出打工有所成就者,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于是在许多家长心中便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不重视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 3、教育因素
①应试教育是一大隐患。现在中小学中“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但并没有达到减负的作用,反而是越减越重。十余年来,素质教育从提出到推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家长们对素质教育的态度,也由欣喜、观注最
后到失望。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考试压力甚至比推行前还要严重。为什么孩子会累得让我们如此心痛?为什么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远?有人形象地说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升学指挥棒由高中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现在已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孩子上了重点小学才能上重点初中,然后才可以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所有的期望都变成压力,压在孩子们幼嫩的肩膀上,你说孩子们的负担能轻得了吗?做题、背书、跑补习班补习,搞坏了身体、搅乱了心态。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你说,学生能不形成学习心理问题吗?
②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趣味性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内在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在进行着单一的教学,教学语言贫乏,教学组织缺少魅力,课堂活动缺少生气,扼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时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有些教师便是一味地呵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③表扬和批评在教学中不能合理运用。足够的激励和表扬对于厌学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正确、科学的激励和表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产生不竭的内驱力。不合理的、过于粗暴的批评甚至怀疑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自然会产生学习心理问题。 4、家庭因素
①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和快乐。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直接导致了农村小学生的焦虑、厌学等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②家庭环境不良,家教方式不当,加剧了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一些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但父母因忙碌于生意场,官场或种种事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使得这些青少年养尊处优,庸庸碌碌,糊里糊涂,得过且过,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事,不知道人生价值何在。另外一些家庭采取专制式、溺爱式等不良的家教方式,使孩子失去正常的自
我约束力,对学校和学习缺乏起码的兴趣和动力,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无所事事,形成强烈的厌学逃学心理。还有就是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期望,一味的失望,久而久之,当学生达不到家长过高的期望时,直接导致了农村小学生的自卑、逆反、胆怯、孤僻等方面的学习心理问题。 (二)、探索出了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 1、厌学情绪的对策
①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转变自我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②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爱好是学习的动力。教师不端正的教学态度,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时,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