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8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84、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85、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8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87.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8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9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6.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97.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8. 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9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10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3. 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摘孔子《论语》
10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0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7.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1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11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11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15. 子不语:怪,力,乱,神。
1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119.君子周急不继富。
1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12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2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29.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13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1. 未知生,焉知死?
13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3.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34.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35.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3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37.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38.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139.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140.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14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14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14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44.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14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14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147.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148.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149.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150.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151.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