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7:47: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119.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教诲(_____) 系住(_____) 油光可鉴(_____) ...不逊(_____) yì(_____) 站 杳无消息(_____) ..诘责(_____) jī(_____) 形 抑扬顿挫(_____) .

fēi(_____) 红 nì(_____) 名 深恶痛疾(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9.(二)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 3)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1)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0.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①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②陵上犯禁,敢陵上③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寡助之至(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是以善为国者 ( ) (4)必先富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

C.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

3)(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4)理解填空。(3分)

(甲)(乙)两文都是论述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以 为本,个从 的角度来论述,一个从 的角度来论述。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花中西施 陈博君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盛赞杜鹃:“闻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在杜鹃面前,连美艳多姿的芙蓉和芍药也相形见绌,成了丑女。于是,“花中西施”就成了人们对杜鹃的一种最高赞誉。

杜鹃的品种繁多,花色也极为丰富,红的、黄的、白的……应有尽有,其中,花色鲜黄亮丽的硫磺杜鹃,是杜鹃家族中特别出色的一个园艺品种,堪称是“花中西施”的杰出代表。

硫磺杜鹃为常绿灌木,株型矮小,高度通常为30~150厘米,其小枝非常密集,表面有鳞片。硫磺杜鹃盛开的季节在4月下旬至6月,每当春回大地,这种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的美丽花卉就透过盎然的春意迎风怒放,黄花绿叶,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野生的硫磺杜鹃仅产在云南的西部、西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与一般的杜鹃品种不同,硫磺杜鹃是一种浅根类附生植物,常附生于海拔3000米的云铁杉、苍山冷杉及常绿落叶阔叶林的老树上,也有附生于峭壁、石岩或漂砾上的。由于其根系较浅,易于移植,常被制成盆景供观赏。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硫磺杜鹃最早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硫磺杜鹃被称为“山石榴”“山踯躅”等,与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为“中国三大名花”,其中硫磺杜鹃位列其首。

中国有不少关于硫磺杜鹃的传说,其中在江苏镇江的一个神话传说流传最广。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村东边住着一个名叫刘鹄的年轻人。每次他一吹响排箫,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为他衔来各种名贵草药,刘鹄把这些草药全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在村子西边,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赚钱养家。鹃子的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只要她一开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硫磺杜鹃就会绽苞盛放。刘鹄和鹃子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来,皇帝听说鹃子漂亮又能干,就下旨选她进了宫。心如刀绞的刘鹄变成一只小鸟,飞过宫墙来到鹃子身边,对着心爱的人不停啼叫。鹃子看见刘鹄变成了小鸟,吐血身亡,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硫磺杜鹃。于是,小鸟衔起硫磺杜鹃飞出宫墙,把这朵硫磺杜鹃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村里开出了一片美丽的硫磺杜鹃,其中最美的一株,便是鹃子变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硫磺杜鹃中的一个珍贵品种。

如今,被人们视为珍宝的可不仅仅只是“五宝绿珠”这个品种,整个硫磺杜鹃的家族全都成了渐危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濒危保护树种。不过,作为优良的园林花卉,硫磺杜鹃的人工培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不少地方,硫磺杜鹃被广泛栽植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或散植在疏林下,修剪出各种形态,成为做花篱的良好材料。

1)本文以白居易的诗开头,有何用意? 2)本文主要介绍了硫磺杜鹃哪几方面的知识? 3)选文第四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详细叙述了关于硫磺杜鹃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5)硫磺杜鹃是渐危品种,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它们? 1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然后答题。 1)导语引用诺贝尔的遗嘱有什么作用?

2)消息的第二自然段一一列举了诺贝尔奖获奖者的____、_____、____和____体现了消息_____、____的特点。

3)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定在哪一天?有什么用意?

4)消息的背景进一步介绍了___________,补充说明了_________,从而使读者对诺贝尔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作者交代消息背景的用意是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届诺贝尔奖的奖项有: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等五项。 B.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诺贝尔基金会。

C.德国的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D.诺贝尔奖设立了五项奖,因此诺贝尔奖由五个机构颁发。 七、语言表达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 八、作文

14.古往今来,讴歌植物的诗文作品数不胜数。寒冬傲雪的梅花、中通外直的莲、鲜艳怒放的芍药、生命顽强的小草、雨中带泪的梨花、香飘百里的桂花,等等,都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 你有没有喜欢的植物品种呢?仔细观察一下,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钟爱的植物吧!

要求:①自拟题目,写成说明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二、名句默写

6.(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报君黄金台上意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征蓬出汉塞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水尤清冽 (

解析:(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报君黄金台上意 (3)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征蓬出汉塞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水尤清冽 (8)能谤讥于市朝 (9)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0)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三、字词书写

7. huì jì jiàn xùn 驿 yǎo jié 畸 cuò 绯 匿 wù 四、诗歌鉴赏 8.1)C

2)对比(衬托),表达自己对湖东景色的迷恋、喜爱,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满足、欣喜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2)AC 3)AB 4)C

5)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

1)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10.1)(1)极点 (2)限制 (3)治理 (4)使…… 富裕 2)B

3)(1)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4)以民为本,一个从施仁政的角度,一个从富民的角度 六、现代文阅读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ff78on4e9ersa9pruq6ksx797jw500wr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