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四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2 42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教学目标 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三、学习“书写提示”。 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新课导入 落要分明。 2.学生自由练习书写一段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选择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学生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学习“日积月累”。 (一)学习古诗《凉州词》《送孟浩然之广陵》。 独立学习 1.出示古诗。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解题:《凉州曲》《送孟浩然之广陵》。 4.简介作者:王之涣 李白 5.互相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合作探究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________名。 (2)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3)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实践应用 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 。 (4)诗中写事的诗句是: , 。 (5)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 。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扩展延伸 《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43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噶、绊”等5个生字,会写“搂、仗”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手疾眼快、一叉一搂、公鸡鹐架、冷绊子”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在祖国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新课导入 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前面的课文学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是谁?简单说说理由。 (1)自我思考,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学生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4】: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独立学习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感受形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情景。 2.自由读文: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由读课文,在课文合作探究 中找一找,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把句子画出来,圈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反复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二次备课 5.朗读全文,在朗读中表现出人物形象 四、了解写法,学以致用 1.小组交流,总结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长整理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引导相机小结:(1)准确、细致的动作描写:(2)动作中穿插心理活动描写:(3)恰如其分的神态描写(4)语言描写(5)巧用修辞方法: “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这部小说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实践应用 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摔跤这个片段通过对人物 、 、 的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 、 、 、 的个性特点,表现了胖墩儿__________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互相交流,深化认识 1.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总结练习作业 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2.互相交流,深化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阅读,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讨论完成。 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摔跤 语言 心理 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 __________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教学设计(集体备
课)
课题 教学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第二课时 备课人 课型 授课时间 新课讲授 课时 总节次 3 44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铸、颧”等3个生字,会写“剃、腮”等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和理解“挺脱、格局、杀进他的腰”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车夫的性格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新课导入 杂志《宇宙风》。小说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这部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2.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铸成 颧骨 伤疤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独立学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书要求。 (1)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3)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二次备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