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感受同题材民间小调的不同风格特点,能够用问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1、 《太阳出来喜洋洋》2、《放马山歌》》 3、 《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5、 板书:
民歌的体裁: 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
6、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 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山西民歌《茉莉花》 苏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4、唱唱歌曲,并表演动作。
五、 欣赏各种形式的<<茉莉花>>
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 唱:编花篮 动:音乐游戏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学唱、巩固、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演唱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或录象 歌片 彩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揭题《编花篮》 二、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范唱
上节课我们去赶花会看到了好多鲜花,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河南看花,好吗?你们知道河南最有名的是什么花吗?(牡丹)(课件或录象)
让我们编个花篮到河南的南山上去看牡丹,摘几朵带回来做纪念,好吗? 欣赏《编花篮》范唱,同时出示歌片。 2、声势动作
a、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再听音乐,自编声势动作随音乐拍击。
b、师表扬创意好的学生,同时统一声势动作 如:前5个乐句用X 0 │ X 0 │ 跺 脚 捻 指
后2个乐句用X X │X X │ 跺脚拍手 拍手 拍手
c、随音乐进行声势动作。 2、学唱歌曲
a、讨论歌曲中最上口的、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 生说,全班学唱,同时指导模仿装饰音的唱法。 b、师生接唱
生唱学会的部分,与老师配合接唱第一段。
逐步熟悉所有旋律,从感知到掌握完整的歌曲旋律。 c、完整演唱
提醒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情绪、怎么唱比较能表现歌曲情绪? 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3、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三、拓展:音乐游戏
1、歌词转换演唱 :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2、韵律活动 四、结束小结
第四教时
教学内容: 听:茉莉花(齐唱)(竖笛合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同一首民歌不同表现形式的视听欣赏,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了解与《茉莉花》相关的知识,从而热爱祖国的民歌,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八孔竖笛mi的吹奏。 教学重点: 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八孔竖笛mi音的掌握。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茉莉花的信息。采集与分享中要用到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萨克斯《茉莉花》进教室,创设情境。 2、闻一闻:
老师这儿泡了一壶茶,请小朋友闻一闻猜猜这是什么茶?(茉莉花茶) 再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心闻一闻空气中的味道。 师喷茉莉花香型的空气清新剂。
3、谈话: 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叫什么名字吗?
二、欣赏《茉莉花》(齐唱)
1、听《茉莉花》 好听吗?这就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
2、再听: 出示歌片,轻声有感情朗读歌词。 再听随音乐轻声哼唱。
3、你在哪些地方听过《茉莉花》这首歌?每次听到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茉莉花香型的牙膏广告。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子用二胡演奏了《茉莉花》。
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交接仪式上都演奏了《茉莉花》。
张艺谋拍摄的上海申博宣传片和申奥宣传片也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
学生交流,同时选择部分视频播放,说说感受,增强自豪感,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唱唱歌曲: 让我们带着喜悦、兴奋、自豪的心情再次唱起这首让我们骄傲的《茉莉花》。 5、欣赏《茉莉花》(竖笛合奏)
除了大人们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茉莉花》外,小朋友也不甘示弱,你们听,这是他们用什么来演绎的《茉莉花》? a)听竖笛合奏《茉莉花》。 说说用了什么乐器,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b)再次听赏 6、八孔竖笛: a)分析学习前三句歌谱:
三、拓展: 刚才在张艺谋的申博片中开始部分用苏州话演唱的是另外一首起源于江苏扬州,原名《鲜花调》的《茉莉花》。
a)听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 b)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也用到了我们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有条件的话可以观看歌剧片段) 四、结束小结:
同样的《茉莉花》题材在我国不同地区还有很多,而且风格也一定有所不同,如果你课后找到了别的《茉莉花》,带来给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好吗?
第四单元:快乐小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芦笛 认:二四拍拍号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芦笛》,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了解轮唱等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轮唱和谐
教学准备:歌纸、投影、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导言: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学生交流“迎春”)
一、 发声练习 1、 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字晴朗的夜晚,那般宁静。大家能在下午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月亮出来了”吗?
2、 演唱
A、 舒展优美 B、 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 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田埂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唱歌曲
1、 揭课题、听感受
我们的耳朵先“看”到了春天,那也让我们的歌声飘在春天里吧! 跟着音乐轻轻的唱,能发现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采用听唱法,可跟琴声模唱) (听、唱与歌谱结合) 3、 完整的表达歌曲
歌曲中有三段,这三段我们都一齐唱?可以有些变化吗?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齐唱、对唱齐唱、小组轮唱唱?)
真好,那我们按照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芦笛》,你理解了吗?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4、认识拍号:二四拍。知道其意义及强弱,通过演唱歌曲边击掌捻指感受歌曲强弱。 三、拓展延伸 我的创造 制作简易吹管乐器 四、 总结下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