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51: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国际经济法

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导论 (一)、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经济组织 (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 国际经济条约 2) 国际商务惯例——国经、国私的渊源 3) 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 4) 国内立法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一)、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概述 1) 国内立法规范 2) 国际条约 3) 国际商务惯例

(二)、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贸易术语(2000通则)

1、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和性质:国际惯例中的一种,具有任意性,当事人选择适用

国际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的,表明在不同的交货条件下,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及风险划分的以英文缩写字母表示的专门用语。贸易术语是国际惯例的一种,由当事人选择适用,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国际商会于1936年编纂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目前实行的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 概括而言,国际贸易术语主要规范以下五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1) 交货地点。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是FCA、FOB、CIF、CFR四个价格术语。 2) 买卖双方在运输和保险上的分工。 3) 货物的价格构成。 4) 进出口清关手续的办理。 5) 风险的转移。

1 / 49

名称

EXW 卖方工厂交货 FCA 货交承运人 FAS 装港船边交货 FOB 装港船上交货 CFR 成本+运费 CIF 成本+运费+保险费 CPT 运费付至 CIP 运费、保险费付至 DAF 边境交货 DES 目的港船上交货 DEQ 目的港码头交货 DDU 目的地未完税交货 DDP 目的地完税交货

交货地点 卖方工厂 交承运人 装运港船边 装运港船上 装运港船上 装运港船上 交承运人 交承运人 边境指定地点 目的港船上 目的港船上 指定目的地 指定目的地

风险转移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运输 买方 买方 买方

保险 注1 注1 注1 注1 注1

运输方式 各种方式 各种方式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海关清关手续 各组特点

进出口全由买方办理 内陆交货

卖方出口/买方进口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进出口全由卖方办理

到货合同 装运合同主要运费已付 装运合同 主要运费 未付

装运港船舷 买方 装运港船舷 卖方 装运港船舷 卖方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交货时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卖方 海运内河 注1

各种方式

卖方 各种方式 注2 注2 注2 注2 注2

陆上运输 海运内河 海运内河 各种运输 各种运输

对上表“保险”一栏的解释:

注1:由于买方承担运输中的主要风险,因此一般由买方投保,但无强制义务 注2:由于卖方承担运输中的主要风险,因此一般由卖方投保,但无强制义务 (三)、《198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公约的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 当事人营业地在不同缔约国,当事人如拥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则采取与合同及合同的履行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为其营业地。 2) 扩大适用(间接适用)―――非缔约国当事人的合同,但合同的准据法是缔约国 主体的适用范围 如果非缔约国当事人未作法律或公约的选择,公约还可在下面情况下适用。公约第l条(1)款(B)项规定,对于当事人双方或一方营业所所在地国不是缔约国,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时,公约可以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公约,须具备3个条件:A、货物买卖合同具有国际性,即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分处在不同国家;B、2 / 49

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的营业地所在的国家不是公约缔约国;C、受理纠纷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国际私法规则认为该合同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公约》这一规定的目的旨在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但允许缔约国提出保留。 技术、服务、劳务贸易不适用; 《公约》不适用于合同中的主要部分是为提供劳务和服务而成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条还排除了对提供货物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合同的适用。依公约的规定,下列两种合同排除适用: 1) 通过劳务合作方式进行的购买,如补偿贸易。 2) 通过货物买卖方式进行的劳务合作,如技贸结合。 但如上述合同中提供的劳务或服务没有构成供货方绝大部分义务的,则仍被公约视为买卖合同而适用。另外,如合同是由买卖和劳务两部分组成,则公约只适用于买卖部分。在许多货物销客体的适用范围 售合同中都包含有卖方同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内容,如卖方销售设备常常伴随有安装调试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公约》的标准是看该合同中的绝大部分义务是销售货物还是提供劳务或服务。如果销售货物是主要的,则应适用《公约》。反之,则不适用。 提供货物:适用(大型成套设备销售的交钥匙合同) 混合合同:卖方绝大部分义务是 提供服务、劳务:不适用(来料加工) ――如果货物和劳务可以分开,则公约可以只适用于货物部分 1) 购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个人消费)。除非卖方在订立合同前任何时候或订立合同时不知道而且没有理由知道这些货物是作任何这种使用的; 客体适用范围的6种例外(不适用) 2) 经由拍卖销售的物品; 3) 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销售的货物; 4) 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等有价证券; 5) 船舶、气垫船或飞机; 6) 电力; 3 / 49

1) 合同的效力,或其任何条款的效力,或任何惯例的效力。 公约不涉及的三个问题 2) 合同对所售货物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所有权转移规则) 3) 卖方对于货物对任何人所造成的死亡或伤害的责任(产品质量侵权) ――注意:第③不包括财产侵权 1) 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通过选择一个国家的法律来排除公约的适用。但是这种选择必须明示。其要点是: a) 当事人可以通过选择一个国家的法律作准据法而排除80年公约的适用。 b) 当事人必须通过明示方式选择法律,主要指选择一个国家的国内法。 公约的任意性 c) 对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不构成对80年公约的排除。 d) 如果没作法律选择,则公约就当然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 2) 非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公约,可约定部分适用公约,可以改变公约内容,但有限制,当事人营业地所在国在加入公约时已经提出保留的内容,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排除或改变。 1) 扩大适用的保留:必须双方营业地所在国都是公约的缔约国 我国的两个保留 2) 合同形式的保留:合同必须书面,排除口头和其他形式

2、要约承诺规则(按国内合同法掌握)

4 / 49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所作的意思表示。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要约既概念 可以由买方发出,也可以由卖方发出。提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要约人的相对人称为受要约人或受约人。要约在我国贸易实践中又称“发价”或“发盘”。 一项有效的要约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要约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2) 要约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依《公约》第14条的规定,要约中应至少包含三个基本交构成要件 易条件:A、货物的名称;B、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C、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 3) 表明要约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 4) 要约必须传达到受要约人。 生效 要约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之前阻止要约生效的行为。因为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要约 之前尚未产生法律效力,因此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只要撤回要约的通知先于要约到达受撤回 要约人即可撤回要约。即要约人撤回要约的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必须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要约人在要约送达受要约人后取消要约的行为称为要约的撤销。要约分为可撤销的要约和不可撤销的要约。对于不可撤销的要约,只有撤回的问题。依公约第16条的规定,在未成立合同之前,也就是受要约人没有承诺之前,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撤销的通知必须在受要撤销 约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 但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A、要约写明接受要约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B、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已本着对该要约的信赖行事。 在要约失效后,无论是要约人或受要约人均不再受要约的拘束,要约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失效 下几种情况: 5 / 49

搜索更多关于: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 的文档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isw0jv9o55t2h95x553fre38hi550116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