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经典版】.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57: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

B.②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C.③月食现象的形成——光的反射

(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D.④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光的折射

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1~9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0~12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3.如图所示为四种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阳光照射下高楼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漫反射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5.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6.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100 ℃ C.第10 min后,水继续吸热 D.实验时的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7.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

1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9.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10.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2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情况,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1.3D电影具有二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

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10 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12.在“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如图所示的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

V的m–V图象。由图象可知

A.烧杯的质量为m1 B.烧杯的质量为m0

C.液体的密度为m1m1?m0V D.液体的密度为V

11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云南的旅游景区较多,在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

音的__________,游客听到导游讲解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

1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

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15.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

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6.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有时,不把它对准电视机,

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如图),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________现象。

17.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镜头,望

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镜头(填“幻灯机”、“照相机”)。无论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__________像(从像的“大小”、“虚实”两方面作答)。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

3

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移动。

19.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是由纯铜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

量筒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4 g和2 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_(填“是”或

“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20.“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 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cm/s。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

个光斑的光路图。

22.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8分,第25题10分,共25分)

23.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

在光线较_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

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24.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____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

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时,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

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___________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 25.小红和小明一起做“测石块密度”的实验。实验中有托盘天平、量筒、水、两个相同的烧杯、

塑料绳、滴管、小石块(不吸水)。 (1)小红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

丙所示,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___kg/m3。

(2)小明认为这个实验中即使没有砝码,利用剩余器材仍然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②将一只空烧杯和小石块放在左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 ④在量筒中盛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⑤用塑料绳系住小石块,使其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⑥石块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小明家离学校2 km,他以5 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

忘记带上,立即以10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

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3【经典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j391kx4y2i4cx3q5al1oirv327pb00pn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