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验操作参考(教科版五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4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参考(教科版五上)

(一)

【章节目录】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实验名称】蚯蚓与环境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蚯蚓对光和湿度的反应,了解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实验器材】实验室:小铁铲、剪刀

自 备:长方形纸盒(衬衣包装盒最好)、干土、湿土、蚯蚓(10条)、纸巾、小刀、塑料薄膜(大

小和长方形纸盒相仿)、墨汁、毛笔 【实验步骤】实验Ⅰ 蚯蚓喜暗

1.将扁盒的内壁涂黑,把盒盖一侧的折边剪掉,扣上盒盖时,让盒盖的一侧边缘留一条缝。 2.在盒底垫一张塑料薄膜,再铺一张吸水纸(纸巾),洒少量水使之湿润。

3.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实验Ⅱ 蚯蚓喜湿

1.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2.将捉来的蚯蚓5条一组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3.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分析在对比实验中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才能得出结论。 2.实验用的蚯蚓要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挖比较大的一种,生命力才强。 【实验拓展】

出示天鹅、企鹅、家鹅的图片,了解它们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二)

【章节目录】第二单元 光 【实验名称】研究光的反射 【实验目的】

1.认识光照射到镜面等物体时会改变传播的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2.知道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实验室:潜望镜组装材料、面镜及支架(凹凸平三种镜)、万花筒

自 备:手电筒

【实验步骤】

1.打开手电筒的开关,照亮桌子上的书(参照课本P30页图示)并在本子上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时光是直射到书上的)

2.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把书立起来,光是怎样照到书本上的。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时有一部分光是直射的、有一部分光是通过桌面反射的)

3.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想办法照亮阴影里的玩具(或像皮)。提示学生用两面镜子做。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时照到玩具上的都是通过镜子反射的光)

4.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1.第三次实验照亮阴影里的玩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指导学生互相合作好。 2.指导学生画光传播的路线一定要使用直尺。 【实验拓展】

1.游戏: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面朝黑板,给他一面镜子,让他说说下面的同学在干什么。 2.玩一玩万花筒,认识万花筒内平面镜是光反射的原理成像的。 3.研究潜望镜组装材料,学做一个潜望镜。

(三)

【章节目录】第二单元 光 【实验名称】光产生热 【实验目的】

1.认识光能产生热。

2.光强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就高,光弱产生的热量少,温度就低。

【实验器材】实验室:温度计(酒精)、手持放大镜、小学光学实验盒、面镜及支架(凹凸平三种镜)、火柴

自 备:金属勺子、白纸一张、胶带一饼

【实验步骤】实验Ⅰ光的强弱与温度

1.晴天,选择在背阴离地约1米高的墙面上用胶带固定一张白纸。 2.用面镜将阳光投射到纸上。

3.观察比较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的强弱有什么不同(可用眼目测,分组进行),记录下来。(一面镜子光弱、多面镜子光强;凹面镜子光强、平面镜光弱)

4.再用温度计具体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大约二分钟),比较用一面镜子的多面镜子{由少往多依次做或用凹平对比},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变化。把数据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列成P33、 P34的表格进行记录)。(同样可分组进行,集中记录,这样可缩短时间)

5.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Ⅱ 凸透镜聚光产生高温

1.在阳光下展开一张白纸,上面放一根火柴。

2.把放大镜的镜面与阳光垂直,沿阳光方向前后移动放大镜,让最亮点照在火柴头上,待其燃烧。(可用铅

丝自制支架进行固定,减轻对学生眼睛的损伤)

3.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场地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1.用多面镜子照在温度计上时,要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好,手不能随意乱动,以免影响效果。 2.实验前要仔细检查温度计,显示基本一致。

3.观察凸透镜聚光时,眼睛不能长时间观察,以免损伤眼睛,特别注意:千 万不能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4.注意火柴燃烧时的安全。 【实验拓展】

1.做用金属勺凹面聚光的实验。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会聚到一点。这一点的光很强,温度较高。

2.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生活中应用光产生热的典型例子,同学们不妨课后研究一下它们的构造,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

【章节目录】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实验名称】岩石的风化 【实验目的】

1.探索岩石的风化过程。

2.研究温度、水流、植物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器材】实验室:酒精灯、镊子、烧杯(250ml)、火柴

自 备:小岩石块、小砖块、塑料瓶、生石膏、豌豆

【实验步骤】实验Ⅰ 温度作用

1.在烧杯内盛大半杯(约150ml)冷水。 2.点燃酒精灯。

3.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置酒精灯外焰加热{不要用手触摸,以免灼伤}。(大约2分钟)

4.将加热发烫的小块岩石迅速放入冷水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能听到轻微的炸裂声,慢慢可发现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纹。)

5.反复加热、冷却直到破裂为止。(随着加热、冷却次数的增加,岩石表面的裂纹越来越深,最后甚至破裂。)

实验Ⅱ 流水作用

1.塑料瓶子内盛半杯水,装入5块棱角分明的碎砖块。 2.盖上瓶盖,剧烈地摇晃数十下。

3.取出小砖块,观察它的变化,再看水中的泥沙。(可以看到碎砖块的棱角大部分已经被磨掉,变得圆滑了,水变浑了。这是因为在摇晃瓶子的过程中,碎砖块互相碰撞,互相摩擦,使棱角消失,变得表面光滑,近似于鹅卵石。)

实验Ⅲ 植物作用

1.调好石膏糊,倒入杯(最好用一次性塑料杯)中,并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

2.将结成块的石膏块放入盛水的盘子中,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大约三天后能观察到发芽的现象) 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1.小块岩石不宜选择太硬的,可选板岩或页岩为好。

2.植物风化作用的实验有一个时间的过程,需要提前准备。教师可先做一个成功的例子,带给学生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实验拓展】

1.观看一些奇山怪石的图片,想象大自然是如何创造了它们。 2.玩一玩鹅卵石,想一想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五)

【章节目录】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实验名称】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目的】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实验器材】实验室:小车、电子秒表、斜面(如桌面平滑的可不用)

自 备:粗线、铁垫圈若干、小挂钩(回形针弯制)

【实验步骤】

1.一根比课桌略长一点的粗线,两端分别系上小挂钩。

2.将一端的小挂钩钩在小车的前面中间,拉动试一试小车要平稳直行。 3.将线的另一端在桌子一侧垂下,在小车的前面用粉笔画好起点和终点。

4.在垂线钩上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直到小车运动起来,数一下垫圈的个数,这就是使小车运动起来所需的最小的力。(在记录纸上列成P71的表格进行记录)。

5.再依次定量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整理好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1.粗线经过的桌角上用一本书包住桌角,这样既能减小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又能阻挡小车,防止下坠。 2.用电子秒表计时,须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如用目测的方法,让学生慢数数,稍微训练即可,且容易操作,效果也不错。 【实验拓展】

游戏,两同学课后用又双手拉动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体会用力的大小与滑行的快慢。

(六)

【章节目录】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和拉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实验室:条形盒测力计(5N)或圆筒测力计(5N)、钩码(50g×10)

自 备:带钩的木块

【实验步骤】实验Ⅰ 测重力

1.校准(零):用食指钩住弹簧秤上端的提环,注意不要让弹簧、金属杆、指针与秤体相碰,使弹簧秤秤体自由下垂,平视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有误差应调整,使指针至零刻度线上。

2.测量:将钩码(一只)或其它重物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提起弹簧秤,使重物悬空,平视指针,读出指针所示读数,即为物体的重力。

3.学习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可设计成P78页的)。

实验Ⅱ 测拉力

1.放置木块:把木块平放在桌面上,使钩子指向木块运动的方向。

2.将弹簧秤的挂钩钩住木块上的钩子,慢慢拉动弹簧秤的提环,拉动时,用力方向必须与木块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眼睛注视弹簧秤指针,记下木块刚起动时指针所指的读数。这便是拉动木块时至少要用的力。

最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面的清洁,做好实验小组记录。 【注意事项】

了解所使用的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实验拓展】

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一个测力计。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验操作参考(教科版五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jg77y0q92mdyx423a46cyp27lz4y01bq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