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
14.1 一般规定
14.1.1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GSM?R)包括核心网、无线网和运维支撑系统。 14.1.2 GSM?R核心网由移动交换子系统(SSS)、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分组域数据传输接口设备等组成。
(1)移动交换子系统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互联功能单元(IWF)、组呼寄存器(GC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确认中心(AC)等。
(2)移动智能网子系统包括GSM-R业务交换点(gsmSSP)、GPRS业务交换点(gprsSSP)、智能外设(IP)、业务控制点(SCP)、业务管理点(SMP)、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以及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等。
(3)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域名服务器(DNS)、远端拨入用户验证服务(RADIUS)等。
(4)分组域数据传输接口设备包括GPRS归属服务器(GROS)、行车指挥业务系统GPRS接口服务器(GRIS)、监测业务系统GPRS接口服务器(M?GRIS)等。
14.1.3 GSM?R全网共用设备包括设置在北京、武汉的智能网业务控制点(SCP)、归属位置寄存器(HLR/AuC)、短消息中心(SMSC)、远程接入认证服务器(RADIUS)、域名服务器(DNS)、GPRS归属服务器(GROS)等,北京、武汉共用设备互为主备,定期倒换。
14.2 网络管理
14.2.1 网管设置及职责
(1)GSM?R核心网设备维护单位设置移动交换子系统网管(OMC?S)、通用分组无线数据业务子系统网管(OMC?D)等,负责核心网设备的日常维护、数据配置、障碍处理、性能和运用质量分析等工作。
(2)GSM?R全网共用设备维护单位设置铁路GSM?R系统共用设备网管,负责共用设备的日常维护、数据配置、障碍处理、性能和运用质量分析等工作。 14.2.2 业务、障碍处理
(1)铁路局管内GSM?R相关的业务、障碍由本局核心网指挥处理。 (2)全网共用设备主用方负责受理全路与GSM?R系统共用设备有关的GSM?R业务障碍,并负责组织备用方和其他相关GSM?R核心网进行障碍处理。 14.2.3 全网共用设备网络管理
(1)全网共用设备主用方负责两地共用设备中用户数据、业务数据制作;网络数据(信令、路由等)由主备用方分别制作和维护。
(2)全网共用设备异地主备用状态应定期进行倒换,由主用方负责指挥。
(3)进行集中检修、重点整修及障碍处理等作业前,应确认对方设备处于正常运用状态;严禁两地冗余设备同时脱网进行检修作业。
(4)当全网共用设备一方不能承载业务时,应及时通知对方。
14.3 设备管理
14.3.1通信专业与其它专业的维护分界
(1)通信专业与列控业务(CTCS?3、ITCS)的维护分界:MSC至列控设备机房传输通道DDF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通信专业与机车同步操控业务(LOCTROL)的维护分界:MSC至机车同步操控设备机房传输通道DDF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1
(3)通信专业与CTC/TDCS(其它铁路应用系统)的维护分界:GRIS(M?GRIS)至CTC/TDCS(其它铁路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MDF/EDF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4)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4.3.2 严禁未经批准的系统及设备接入GSM?R核心网。
14.3.3 维护单位应根据GSM?R核心网维护工作需要,配备下列主要仪表和工器具:
GSM?R信令分析仪、GSM?R测试手机、测试用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测试用调度台。
14.3.4 设备维护部门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1)工程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网络拓扑结构图;
(3)各类图纸(设备平面图、布线图等)
(4)设备和备件台帐(含设备和备品备件型号与版本、数据配置、端口运用、配线等); (5)业务开通、设备配置数据制作流程; (6)业务信令流程;
(7)设备资料(说明书、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等) (8)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9)应急预案。
14.4 设备及系统维护
14.4.1 GSM?R核心网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维修工作计划表。
14.4.2 MSC/TMSC/STP 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4.4.2。
表14.4.2 MSC/TMSC/STP 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告警监视 实时 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设备巡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3 MGW注册状态检查 软交换设备执行 日 4 MSC Server主备用状态检查 软交换设备执行 5 检查IWF磁盘应用以及同步情况 凯普施设备执行 6 IWF系统文件备份 凯普施设备执行 7 设备例测报告提取、分析 8 信令链路状态检查 网管检查 9 话路状态检查 网管检查 日常 10 设备清扫 设备表面清洁、无灰尘 检修 1.系统硬盘空间占用容量≤70%,记11 系统硬盘工作状态检查 录实际值 月 2.硬盘运用状态无异常 1.备份的话单文件至少保存3个月 12 备份话单、日志文件 2.操作、告警等主要系统日志文件至少保存1年 设备配置数据备份,存储在外部介13 备份的数据文件至少保存3个月 质 14 时间同步状态校对 与时间同步系统误差小于1s 15 时钟同步状态检查 频率偏差小于1×10-9 集中 设备防尘网清洗(更换)、风扇清清洁无灰尘;有施工或防尘不佳的1 半年 检修 扫 机房要增加防尘网清洗次数 2
类别 序号 2 3 4 5 6 7 项目与内容 信令、话务路由数据检查 资源统计 各类录音通知测试 设备健康状态检查、分析 MSC主控单元单板切换试验 MSC Server主备用切换试验 隐患整治 整修问题板件,更换配件 版本升级 其他项目整治 周期 重点 整修 1 2 3 4 备注 利用网管,与工单进行核对,两者一致 设备端口、处理能力、license 播放正确的语音提示 年 检查单位提报检测报告,分析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主备用板卡可以正常切换 软交换设备MSC Server可以正常切换 根据 需要 14.4.3 A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4.4.3。
表14.4.3 A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告警监视 实时 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设备巡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日 3 时间同步状态校对 与时间同步系统误差小于1s 日常 4 备份日志文件 系统日志文件至少保存1年 检修 5 设备清扫 设备表面清洁、无灰尘 月 1.系统硬盘空间占用容量≤70%,6 硬盘工作状态检查 记录实际值 2.硬盘运用状态无异常 设备防尘网清洗(更换)、风扇清洁无灰尘;有施工或防尘不佳1 半年 集中 清扫 的机房要增加防尘网清洗次数 检修 2 资源统计 年 设备端口、处理能力、license 1 隐患整治 2 整修问题板件,更换配件 重点 根据 整修 3 需要 版本升级 4 其他项目整治
14.4.4 HLR/Au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4.4.4。
表14.4.4 HLR/Au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告警监视 实时 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设备巡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3 设备硬件状态检查 各网元工作状态正常 日常 设备电源模块及配套UPS工作4 通过设备控制面板查询 检修 状态检查 日 5 应用程序运行状态检查 网管检查各项进程正常 6 数据同步链路状态检查 网管检查 7 数据库工作状态检查 数据库主用、备用工作状态正常 3
类别 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项目与内容 内部以太网交换机状态检查 信令链路状态检查 备份系统日志文件 硬盘空间状态检查 系统数据备份及磁带库工作状态检查 用户数据备份 时间同步状态校对 时钟同步状态检查 设备清扫 信令路由数据检查 北京(武汉)HLR数据库主备状态倒换 设备防尘网清洗(更换)、风扇清扫 用户数据核对 资源统计 系统状态健康性检查、分析 隐患整治 整修问题板件,更换配件 版本升级 其他项目整治 周期 备注 工作状态正常,各端口状态正常 网管检查 至少保存1年 磁盘空间使用率≤70% 磁带库工作正常,数据备份正常 月 备份数据利用外部存储介质保存至少半年 与时间同步系统误差小于1s 频率偏差小于1×10-9 设备表面清洁、无灰尘 利用网管,与工单进行核对,两者一致 半年 主备倒换正常、业务功能正常 清洁无灰尘;有施工或防尘不佳的机房要增加防尘网清洗次数 与数据制作工单、数据管理系统一致 年 设备端口、处理能力、license 检查单位提报健康检查报告,分析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 需要 集中 检修 3 4 5 6 重点 整修 1 2 3 4
14.4.5 SMS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14.4.5。
表14.4.5 SMSC设备维修项目与周期 类别 序号 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告警监视 实时 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设备巡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 短消息中心服务器工作状态检3 工作状态正常 查 短消息中心应用程序运行状态4 日 网管检查各项进程正常 检查 日常 5 信令网关工作状态检查 工作状态正常 检修 内部以太网交换机工作状态检6 工作正常,各端口状态正常 查 7 信令网关信令链路状态检查 无异常链路 短消息中心服务器存储空间及8 月 存储空间使用率≤70% 状态检查 9 备份系统日志文件,清理无用数日志文件正常备份,至少保存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