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查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提示: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本大题
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对以下八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 ( ) A.谥号:周武王、隋文帝 B.庙号:唐太宗、永乐帝 C.尊号:商纣王、秦始皇 D.年号:汉武帝、康熙帝
2.图l所示的技术发明,其积极作用在于 ( ) A.加速了造纸技术的改进 B.加快了纺纱捻线的速度 C.能够迅速测定地理方位 D.提高了印刷排版的效率 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材料描绘的情
景应该发生在今天的 ( ) A.南京 B.日本 C.开封 D.杭州
4.1980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学者中野美代子首次提出“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传说源
于福建,后来有许多资料证明孙悟空的原型可能源自福建顺昌。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顺昌宝山有与孙悟空相关的自然景观及民间传说 B.顺昌发现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孙悟空兄弟合葬神墓 C.元代建阳出版了《西游记》雏形的《西游记平话》 D.顺昌民俗学者认为,孙悟空是我们福建顺昌县人
5.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产生的相关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 A.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B.东方文明的影响 C.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D.积极的殖民活动
6.阅读图2,该漫画所依据的法律最可能是 (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 早期世界市场不同的特点。以下表述属于工 业革命之后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有( )
①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②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工业资本让位于商业资本
③大机器、交通运输、通讯和工厂制度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④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8.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
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
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 ( ) 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 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④签订了《马关条约》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C.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D.提倡西学,全盘否定传统的儒学思想道德
1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
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 A.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林则徐、孙中山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领袖 D.他们都是主亨长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先进代表
1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段话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实现“耕者有其田” C.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D.实行土地国有制度
13.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
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老农守旧排外的心态 B.革命党人与民众之间隔阂较深
C.日本服饰在当时流行 D.普通民众的国民意识尚未觉醒 14.《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
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曼洛夫王朝的战争政策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B.列宁在四月份提出韵口号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C.战争造成的紧张是爆发第二次革命的关键因素 D.半年后的第二次革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
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某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 (见图3)。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提供学生就业机会
图3 B.参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 C.抗日烽火点燃,上海学生奔赴前线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16.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建)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
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
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的税。其直接目的是为了 ( ) A.抑制贫富分化 B.稳定金融秩序 C.保护私有财产 D.摆脱经济危机
18.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
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19.“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两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0.“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 B.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一国两制”是两者的重要内容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1.1958年法国戴高乐上台后立即向美国闹独立,要求平起平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并且主张单独与苏联建立“缓和、谅解和合作关系”。其历史背景是 ( ) A.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减弱,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B.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欧洲共同体建立,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D.西欧经济恢复,各国间加强了联系 22.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 ) A.各国的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2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该同学研究的课题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有关 ②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④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24.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
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