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运动 2.(1)音色 (2)电磁波
3.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4.惯性 5.a 6.1:2 7.400
6
8.3.4×10 9.= < 10.15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题号 选项 11 C 12 D 13 D 14 B 15 A 16 C 17 B 三、实验题(第1小题5分,第19小题5分。第2小题10分.共20分) 19.(1)画线的文字:“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1分)
正确的方法:在匀速拉动物体时读出拉力的大小(2分)
(2)减轻动滑轮和绳的自重;减小轮和轴间的摩擦;在绳能承受的拉力范围内,增大物重。(写出其中两条)
20.(1)图略(3分)
(2)调节(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额定电压(或2.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3分)
(3)O.51(2分)
(4)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或观察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2分) 五、计算与推导题(第2l小题6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8分,共23分) 21.(1)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图略)。(2分)
(2)由于物体静止(或于平衡状太),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分)根据题意,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1分)因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1分)
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满分90 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
2.本卷试题中g 值均取10N / kg。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26 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2.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用物理知识来说明: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比其它液体物质大得多的缘故。
3.用两节串接后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电压是3V,小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3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工作0.5min消耗的电功为_______J。
4.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hui)。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 压强约为_____Pa。
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
6.如图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使滑片P向左不断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如图所示,把漆包线密绕在一圆柱形纸筒上,就成为一个螺线管。把线两端的漆刮掉,通过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相连。闭合开关,就有电流通过密绕的线圈,请在图上标出此时螺线管的N、S极。 8.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_____N 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9.图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二、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12.下面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 】
A.塑料和铁 B.盐水和铜 C.铝和煤油 D.空气和石墨 13.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 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
14.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风的形成 B. 烟从烟囱中冒出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1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7.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 分,第19 小题6 分、第20 小题8 分,共20 分) 18.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l)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g。 (2)把金属块放人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折射角? 6.7° 20° 13.3° 30° 19.6° 40° 25.2° 50° 30.7° 60° 35.1° 70° 38.6° 80°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0阻值已知。 (1)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b.闭合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2)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_____________。
(3)写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 小题8 分,第22 小题7 分,第23 小题8 分,共23 分;解答和论证要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