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母羊饲养管理
摘要:母羊繁殖是羊养殖者扩大规模、获取利益前提。 除了遗传因素外,饲养管理方式方法对健康无病母羊繁殖亦有显著影响。 繁殖母羊按生理阶段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 加强饲养管理是保证母羊高产、多胎和羔羊体壮、成活率高关键,也是提高养羊效益关键。 本文就繁殖母羊生理特点,按不同阶段对其饲养管理要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饲养管理 一、空怀期饲养管理
空怀期是指从羔羊断奶至下期配种前2-3月时间。这一时期饲养任务是恢复母羊体况,增加体重,补偿哺乳期消耗,为下次配种做好准备。加强空怀期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羊受胎率、双羔率有一定益处。该时期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尽可能早让羔羊断乳,以减轻母羊负担。
二是加强营养。其日粮标准为:混合精料0.2-0.3千克,干草0.3-0.5千克,秸秆0.5-0.7千克。对体质较差、瘦弱羊要适当补充混合精料,使母羊在配种关达到7-8成膘。 三是在配种前30-40天,要根据母羊体况给予适当短期优饲,增加优质干草、混合精料,以增强母羊体质,促进母羊集中发情,还可提高双羔率5%-10%。
四是对全群母羊进行体内、外寄生虫驱虫处理。
1 / 5
二、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羊在配种后17~20天内不发情,表明其已受胎妊娠。妊娠期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此阶段饲养管理对胎儿生长及羔羊初生重、健康状况和羔羊成活率都相当重要。
妊娠前期: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此时多为秋、冬季节,也正是绒毛生长旺期,此时胎儿发育较慢,重量仅占羔羊初生重10%。母羊怀孕头一个月左右,受精卵在未形成胎盘之前,很容易受外界饲喂条件影响,喂给母羊变质、发霉或有毒饲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母羊日粮营养不全面,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也可能引起受精卵中途停止发育,所以母羊怀孕—个月左右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此时胎儿尚小,母羊所需营养物质虽要求不高,但必须相对全面。妊娠前期母羊对粗饲料消化能力较强,只要搞好放牧,维持母羊处于配种时体况即可满足其营养需要。进入枯草季节后,应进行适当补饲,充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分化对营养物质需要,每只每天建议补饲秸秆0.5千克、优质干草0.25千克、混合精料0.3千克。,维生素、微量元素适量,自由啖盐。
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约为初生重80%-85%。妊娠第4个月,胎儿平均日增重40~50克;妊娠第5个月日增重高达120~150克,且骨骼已有大量钙、磷沉积。母羊妊娠最后1/3时期,对营养物质需要增加40%~60%,钙、磷需要增加1~2倍。因此对妊娠母羊饲养应将重点放在妊娠后
2 / 5
期。此期饲养管理对胎儿一生生长发育和整个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提高均有重要影响。如果该时期正值枯草季节,应注意补饲数量和质量。由于妊娠后期胎儿及及妊娠有关组织器官不断增大,在满足其营养需要前提下要考虑饲料营养浓度。每只每日补饲秸秆0.5~1千克、优质干草0.5千克、混合精料0.5~0.7千克,钙8-12克,磷4-6克,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量。妊娠期间喂用饲料,既要富含营养物质,又不能使羊体质过肥,还要容易消化。饲喂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 妊娠期管理要点:
1.保证充分运动,运动有利于胎儿生长,产羔时不易发生难产。
2.饲草、饲料一定要优良,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草饲料,否则易造成母羊流产。
3.做好防流产工作。每天要密切注意羊只状态,饲草、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且不可经常突然变化,以免产生应激反应而造成流产。赶羊出、入圈要平稳,不打羊,不惊吓羊,不让羊走冰滑地,抓羊、堵羊和其他操作时要轻。羊圈面积要适宜,每只羊在2-2.5平方米为宜,防止过于拥护或由于争斗而产生顶伤、挤伤等机械伤害而造成流产。
4.饮水要充足,不饮冰冻水,变质水和污染水,最好饮井水。可在水槽中撒些玉米面、豆面以增加羊只饮水欲。
5.对于可能产双羔母羊及初次参加配种小母羊要格外加强
3 /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