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答: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
1)工序;
2)工步;
3)走刀;
4)安装;
5)工位。
8. 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那几种?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三种: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轨迹法: 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工件的形状。
成形法: 利用与工件形状相匹配的成形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展成法: 利用刀刃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线加工出工件的所需形状。
第二章 夹具设计基础
一、 判断题答案
1. 设计基准一定是实际存在的。 错误
设计基准(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假象的。)
2. 工序尺寸是有方向性的,即由被加工表面指向工序基准。 错误
工序尺寸是有方向性的,(即由工序基准指向被加工表面。)
3. 同一直线(或轴线)和表面可以有不同的基准名称。 正确
4. 粗基准一定用于未加工过的表面。 正确
5. 夹具可以专门制造也可以标准化生产。 正确
6. 第一类自由度必须限制,而第二类自由度无关紧要。 错误
第一类自由度必须限制,而第二类自由度(按实际需要来分析)。
7. 只有工件的外表面才能做定位基准。 错误
. 学习帮手 .
.. . . ..
工件的内表面也能做定位基准,如:内圆,内锥面等。
8. 工件在空间定位,凡是不到六点定位,就是欠定位。 错误
(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就是欠定位。
9. 工件被夹紧而不动了,说明工件已定位。 错误
工件被夹紧而不动了,(不能说明工件已定位,还要看夹具能否占据同一位置。)
10. 一般来说,定位是在夹紧之前实现的。 正确
11. 定位误差由基准位置误差引起。
定位误差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引起。
12. 定位点超过六个就是过定位。
13.过定位有时是允许存在的。
14.不完全定位是不允许存在的。
根据加工要求,只需部分定位,则不完全定位是允许存在的。
15.辅助支承与定位支承同时参与对工件的支承。
辅助支承(在定位支承后参与对工件的支承)。
16.辅助支承在每次卸下工件后,必须松开,装上工件后再调整和锁紧。
17.自位支承是随工件定位基准面位置的变化相适应。
18. 自位支承可以起到两到三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
自位支承可以起到(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
19.一般用试切法可以消除定位误差。
正确
20. 夹紧装置是用来帮助工件定位的。
21. 夹紧力的三要素是:作用,方向和大小。
22. 精基准是用已加工过的高精度表面作定位基准。
精基准是用已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
二、 选择题答案
1. 以下哪项不属于工艺基准( ) a. 工序基准 b. 定位基准 c. 设计基准 d. 装配基准
. 学习帮手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 c ) .
.. . . ..
2. 选择定位粗基准的基本要求是:使各加工表面都具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 );保证加
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具有正确的( )精度。 ( b )
a. 加工余量 加工 b. 加工余量 位置 c. 加工误差 加工 d. 加工误差 位置
3. 夹具不能起到的作用( ) ( a )
a. 减少工序 b. 保证加工精度 c. 提高生产率 d.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4. 以下哪个定位工件能限制4个自由度 ( )
a. 支承钉 b. 支承板 c. 浮动短V形块 d. 长V形块
5. 工件的定位就是使 ( )
a. 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b. 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 c. 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d. 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6. 六点定位原理 ( )
a. 即可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又可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 b. 不能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也不能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 c. 可以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但不能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 d. 不能对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可以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
7. 工件定位结束后( )
a. 可以开始加工,无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 b. 一般可以开始加工,有时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 c. 一般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有时可以马上进行加工。 d. 必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
8. 计算定位误差就是计算( )沿加工方向上的( )变动量。
a. 设计基准 最大位置 b. 工艺基准 最小位置 c. 工艺基准 实际位置 d. 设计基准 最小位置
. 学习帮手 ( d ) ( b ) ( c ) d ) a ) .
( ( .. . . ..
9. 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 ( d )
a. 定位支承点超过六个就会出现过定位,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b. 没有完全定位,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c. 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完全定位。
d. 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也会出现过定位。
10. 以下对定位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 c )
a. 有些工序中,不要求工件完全定位,但为安全起见,必须进行完全定位。 b. 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均不许存在。
c. 在定位基准精度和定位件精度都很高的情况下,过定位是可以存在的。 d. 过定位一定引起定位点不稳定,增加同批工件在夹具中的不稳定性。
11. 过定位不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 ( a )
a. 工件松动,影响正常加工。
b. 定位点不稳定,增加了同批工件在夹具位置中的不同一性。 c. 增加了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 d. 工件不能顺利与定位件配合。
12. 关于辅助支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 )
a. 辅助支承用作定位支承点。 b. 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零件刚度。 c. 辅助支承用来消除自由度。 d. 辅助支承可有可无。
13. 关于自位支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 )
a. 自位支承试活动的。 b. 自位支承是固定的。 c. 自位支承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 d. 自位支承可与工件多点支承。
14. 夹紧装置不必满足下列哪一点:( ) ( c )
a. 良好的自锁性能 b. 不破坏工件的定位 c. 尽量使用新技术 d. 尽量结构简单
15. 关于夹紧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 ( c )
a. 实际生产中,一般用手动斜契夹紧机构。 b. 常用的偏心夹紧机构是曲线偏心夹紧机构。 c. 螺旋夹紧机构运用非常广泛。 d. 偏心夹紧机构可用于尺寸公差过大的场合。
16. 夹具的组成中 ( ) 是夹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a )
a. 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 b. 定位元件和引导元件 c. 定位元件和夹具体 d. 引导元件和夹具体
. 学习帮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