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6:05: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沙丘能在眼前缓缓移动的现象,是小科同学在新疆旅游时最难忘的沙漠风光。若从引起地形变化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变化的影响 B. 风力的作用 C. 流水的作用 D. 生物的影响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 )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3.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风力 B. 冰川 C. 流水 D. 生物 4.浙江省的地形主要是( )

A. 高原、山地 B. 高原、平原 C. 平原、丘陵 D. 丘陵、盆地 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点P表示山谷的是( )

A. B.

C. D.

6.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 河流 B. 山脉 C. 高原 D. 盆地 7.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 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 山脊 B. 山谷 C. 鞍部 D. 盆地 9.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10.当几条等高线重合成一条线时,则表示的地形是( )

A. 盆地 B. 山顶 C. 山脊 D. 陡崖

二、填空题(共5题;共19分)

11.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表________,而外力作用使地表________。

12.在干旱地区,对地表影响最大的外力因素是________作用;在湿润地区,________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13.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________,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________、山地、________、盆地。

14.陆地地形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五种类型。

15.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是________;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是________;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的是________;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的是________;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________。等高线越________,坡度越缓;等高线越________,坡度越陡。

三、解答题(共5题;共32分)

16.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__ ,③________ 。

(2)河流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 。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________ (填“C”“D”或“E”)处最合适。

17.读图回答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B表示的地形是 ________ ,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G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

(3)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乙山位于甲山的________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________处。

18.“爬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择爬山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1)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小科认为从图中甲、乙两地爬到大青山顶,甲地比较容易,因为________。 (4)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路线为________(选填数字)。 19.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A、B、C、D、E、F六地最能体现“深山藏古寺”含义的是________地。

(2)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________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________。

(5)该地的地形属于________(类型),如果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最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20.地形与等高线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风力作用指的是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解答】沙丘的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因为风对物质的风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由于风力作用很强,成为荒漠地貌发育的主要外营力。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世界陆地表面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変化之中,它们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売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

【解答】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分析】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

【解答】图中所示的是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属于外力作用。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分析】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解答】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 ,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 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 【解答】由图可知,A为山顶,B为鞍部,C为山谷,D为山脊。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山脉,骨架之间为我国四大盆地、高原,三大平原与丘陵。

【解答】我国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选山脉。 故答案为:B。 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来判读即可。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三章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1ulg84yn3507xn0uyq64mg6283nbb00q0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