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23. 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标准答案:A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展 C. 经济基础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发展
24. 质与量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标准答案:C
A. 质是内在的,量是外在的
B. 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决定的 C. 质与事物直接同一,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 D. 质是单一的,量是多方面的
25. “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
标准答案:B
A. 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庸俗唯物论观点 D. 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26. 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标准答案:C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直接现实性 D. 客观实在性
27.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 标准答案:C
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28.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标准答案:D A. 人脑的进化 B. 动物心理的形成 C. 语言的产生 D. 劳动
29.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 标准答案:D A. 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B. 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C. 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D. 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30.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 标准答案:C A. 事物发展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 事物发展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发展是否显著
31.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标准答案:C A. 机械决定论观点
B. 形而上学观点
C. 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 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32.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 标准答案:C
A.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B.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C.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D. 经验论的认识路线 33.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 标准答案:D A.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34.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标准答案:A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出版 C. 唯物史观的形成 D. 私有制的消失
35.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标准答案:A
A.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 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D. 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6.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标准答案:A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 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 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37.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标准答案:D A. 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 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38.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 标准答案:C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D. 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39.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标准答案:A
A.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 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40.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标准答案:D
A. 以抽象劳动为尺度 B. 以私人劳动为尺度 C. 以剩余劳动为尺度 D. 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41. 《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标准答案:C
A. 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 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D.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42.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标准答案:B
A. 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 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 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4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 标准答案:D
A. 事物的前进性 B. 质变
C.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44. 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标准答案:D
A.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的观点
45. 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标准答案:D
A. 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 B. 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 C. 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高
D. 有一个敢于和善于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6.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标准答案:D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标准答案:C A. 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 剩余产品的出现
48. 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标准答案:A
A.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科学技术水平 D. 国家政权的性质 49.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标准答案:D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50. 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 标准答案:C
A.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 B. 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
D. 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0.0)
51.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标准答案:AB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马尔萨斯 D. 西斯蒙第
52. 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长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标准答案:ABC
A. 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歪曲的反映 B. 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鬼神的原型
C.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D. 与现实无关,纯粹出自人脑的主观想象 53. 下列哪些说法中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标准答案:AB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4. 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CD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5. 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标准答案:ABD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