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鱼嘴和鳃盖不停地一开一合,这是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鱼在呼吸。
3.设问:你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的?鱼又是靠什么来呼吸的?
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呼吸和鱼的呼吸的不同之处,讨论鱼在水中是如何依靠鳃呼吸的。
5.教师课件展示鱼鳃的图片,并播放鱼的呼吸的微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三)观察鱼是怎样运动的。
1.教师:鱼没有脚,在水中是靠什么来运动的?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如果鱼在此过程中比较安静,可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再观察其运动。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用手模仿鱼鳍的运动。 4.小结:鱼是靠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运动的。 三、研讨小结
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 2.说说鱼在水中是靠什么运动、靠什么呼吸的。 四、知识拓展
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
【板书设计】
5、观察鱼
呼吸—鳃
运动—鳍
6、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的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
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大卡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