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下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3:52: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

雨山中学2014年下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猝.(cù)不及防 嘈.(záo)杂 不辍.(chuò) 恐吓.(hè) B、溺.(nì)水 憧.(chōng)憬 言讫.(qì) 乐.(yuè)以教和 C、炫.(xuàn)耀 濒.(pīn)危 横亘.(gèn) 黄晕.(yùn) D、抽噎.(yī) 濡.(rú)湿 虔.(qián)诚 妯.(zhóu)娌 2.对下面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3分) A.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B.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C.崭露头角:渐渐地显露出才能和锋芒。 D.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3、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心有余悸 胜气凌人 了了可数 风尘仆仆 B、怒发冲冠 任劳任怨 消声匿迹 怨天尤人 C、名幅其实 煞费苦心 司空见惯 崭露头角 D、言简意赅 苦心孤诣 笑容可掬 含辛茹苦 4、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

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5、下面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空城计》――罗贯中――明末清初小说家 B、《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C、《卖油翁》――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1

D、《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6、古诗文填空。(8分)

①, ,只缘身在此山中。(1分) ②荡胸生层云, 。(1分)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分)

④《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守边生活艰辛的两句诗是 , 。(2分)

⑤《论语》中写“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 。(2分) 7、仿写。(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如果我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0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以钱覆其口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10、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写出来。(4分)

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1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中划线句子中所说的“不幸”,你如何理解?(2分)

②文中加点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3、读了这段文字,你对作者有怎样的认识?(4分)

3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

4

2014年下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1qu20qtv4n25q6ny0j2r4yi9c8on003u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