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3:4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作者:邬博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对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建筑的历史沿革、结构空间的分析,了解承光殿建筑的发展脉络。从承光殿的平面构成、框架结构、屋顶、空间结构及彩画等解释了它的重要性及价值。承光殿作为北海公园团城的一颗明珠,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典园林 团城 承光殿 结构 斗拱 彩画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169–01 一、承光殿的历史沿革

金灭辽后,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1179年)以琼华岛为中心建造太宁宫,又将挖湖的泥土扩充琼华岛和圆坻(今团城),在琼华岛上建造广寒殿的同时,在圆坻(今团城)上也建起了一座殿宇,和广寒殿遥遥相对。元至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的基础上营建元大都城,选定圆坻为大内东西两宫的中间地带,圆坻以东为大内,以西为皇太后的兴圣宫和皇太子的隆福宫。团城遂成了东、西两宫的联系中心。中统五年(1264年)元世祖在旧殿基础上兴建了重檐圆顶的仪天殿,岛的四周也围起了石墙,圆坻也改名“圆城”。历代皇帝都喜欢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蓬莱仙境的玉宇琼楼,“一池三仙山”的格局便成了构筑北海飘渺奇幻的蓝图:北海便是“太液池”,琼岛是“蓬莱”,圆坻(今团城)就是“瀛洲”,所以仪天殿也叫“瀛洲圆殿”或“仪天圆殿”。

明代以后,圆坻(今团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修仪天殿,更名为承光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再次对承光殿进行修葺,改名乾光殿,崇祯五年(1632年)更名承光殿。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 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对圆坻(今团城)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堆叠假山,增建殿阁,形成了团城现在的格局。

后来慈禧太后在承光殿中供奉白玉佛,团城又变成了佛堂。

团城是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 二、承光殿的建筑特点 1、承光殿平面构成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的文档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22zq5mscu4vbt01gdv99bpag891bi0041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