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系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序 论········································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4
第一节. 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4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5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7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11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18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18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22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23
小 结········································25 参考文献········································26
.
序 论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南以F4断层为界,北以相邻采区煤柱为界,上部标高-50m以上为风化带煤柱,下部边界为水平煤柱。
采区走向长度2100m,倾斜平均长度960m,倾角平均为12°。采区共有两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运输和回风石门标高分别是-250m和-50m。采区生产能力自定。 2.煤层特征
本采区内赋存4,5号两层煤,4号煤层和5号煤层均为中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然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岩爆炸指数为34-70%。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煤层特征表
序号 最大 4 2.2 煤厚(m) 最小 1.8 一般 2 顶底板岩性 顶板 粉砂岩 5 2.7 2.3 2.5 粉砂岩 底板 粉砂岩 粉砂岩 12 稳定 层间距(m) 最大 24 最小 18 一般 20 倾角(°) 12 稳定性 稳定 三、课程设计内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第一章 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
根据要求采区上部煤柱为10m下部煤柱留10m,故剩余倾斜长度为: 960-20=940m
N=940/220+4*2=4.1 取分4个区段 采煤工艺选取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长度取220m。 采区生产能力 A0 =LV0MrC0 取第四层先生产
A0 =220*1200*2*1.3*0.95=65.2≈65万吨/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采区的工业储量
Zg=H×L×(m4+m5)× γ (公式1-1)
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960m; L---- 采区走向长度,2100m; γ---- 煤的容重 ,1.30t/m3; M4---- K1煤层煤的厚度,为2米;
M5---- K3煤层煤的厚度,为2.50米; Zg=960*2100*1.3*(2+2.5)=1179.3万吨
(2)采区设计可采储量
Zk=(Zg-P)×C (公式1-2)
式中: Zk---- 采区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g---- 采区工业储量, 万t; P---- 采区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
(说明:采区煤柱包括区段煤柱、采区上下边界煤柱、采区两侧边界煤柱及维护上山煤柱。由于K4、K5煤层都为中厚煤层,因此C值取0.8)
PK4=2*20*3*940*1.3+15*2*940*1.3+2*30*940*1.3+2055*10*2*2*1.3=36.3万吨 PK5=2.5*20*3*940*1.3+15*2.5*940*1.3+2055*10*2*2.5*1.3+2.5*30*940*1.3=45.4 P=PK4+PK5=36.3+45.4=81.7万吨 ZK=(1179.3-81.7)*0.8=878万吨 (3)采区服务年限
T= Zk/(A×K) (公式1-3)
式中: 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万t; ZK---- 设计可采储量,万t;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 T =878/65*1.3=10.3a 取11年 (4)验算采区采出率
采区采出率
C=(Zg-P)/Zg (公式1-4) 式中: C-----采区采出率,%
Zg ---- 采区的工业储量,万t 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 C=(1179.3-81.7) /1179.7=0.93>0.8 (符合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要求。)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工作面长度
以确定工作面长度为220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