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B) (C) (D) 2. B (A) 8 (B) 2 (C) 7 (D) 3.5 3. A (A) 0.25 (B) 0.5 (C) 1 (D) 2 4.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C) (A)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98%的时间 (B)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C)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D)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98%的时间 5. 以下二阶欠阻尼系统性能指标只与其阻尼比有关的是(D) (A) 上升时间 (B) 峰值时间 (C) 调整时间 (D) 最大超调量 6. 以下关于系统稳态偏差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稳态值只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 (B) 稳态偏差只取决于系统输入和干扰 (C) 稳态偏差与系统结构、参数、输入和干扰等有关 (D) 系统稳态偏差始终为0 7.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A) 500 (B) 1/500 (C) 100 (D) 0.01 ,则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 D) 8. 以下系统中存在主导极点的是(D )。 (A) (B) (C) (D) 9. 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 (A) 等幅的振荡 (B) 发散的振荡 (C) 收敛的振荡 (D) 恒值 ,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C )。 10. 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 )。 (A) (B) (C) (D) 11. 要想减少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最大超调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A) (B) (C) (D) 12.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A) 7,Ⅰ型 (B) 7,Ⅱ型 (C) 3.5,Ⅰ型 (D) 3.5,Ⅱ型 ,则系统的增益和型次分别为( C)。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 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瞬态特性 (B) 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稳态特性 (C) 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都能揭示系统动态特性 (D) 频率特性没有量纲 14. 以下关于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描述,错误的是(D ) (A) 都是系统的数学模型 (B) 都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C) 与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存在一定的数学变换关系 (D) 与系统的微分方程无关 15. 已知某环节频率特性函Nyquist图如图所示,则该环节为(C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