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 基础
1、施工测量
基础开挖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轴线控制点,采用J2经纬仪将本工程主要轴线测到周围建筑物、围墙或地面上,并做好稳固、易保护的控制点,地面上的控制点在控制桩周围用C20混凝土进行保护,四周1000mm范围内采用钢筋栏杆围护,同时做好保护标志。控制偏差值≤3mm内,就可作为本工程的平面控制依据。
现场水平距离测量,用50m钢卷尺量距,钢尺使用要统一,钢尺要严格水平,拉力一致,钢尺读数时,要从不同起点、终点多次读数,取平均值。
| 高程测量用DS3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本工程周围稳固的建筑物上测设若干个点,以利于施工,根据控制点再用钢尺进行上下传递。
| 现场所使用测量仪器、量具均必须经过计量监督部门检验,且质量认证的产品,同时须贴上检测标志,否则不得使用。
2、土方工程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由建设单位负责分包,总包单位负责现场施工质量,轴线、标高的控制等。
人工清槽后,经设计单位、勘探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后,办理地基隐蔽验收手续,及时进行基础砂石褥垫层及混凝土垫层。
| 3、基础结构工程
本工程的基础桩下筏板基础,根据现场结构特点:基础梁外围采用砖地模,其余部分才用木模。
基础底板施工程序:土方开挖清土完→砌砖模→砂石褥垫层→浇筑400mm厚C20砼垫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压光→砌砖模、抹灰→底板防水卷材、保护层→测量放线、验线→绑扎底板、基础梁钢筋→柱、墙板插筋→支外墙吊模→隐蔽工程上报验收→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基础底板四周外侧用240mm厚,MU10实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的砖胎膜,侧面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基础外侧砖模高600mm。
4、钢筋工程
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制作均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进场时须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及质量,同时必须提供相应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备案证,施工单位按不同炉号及直径分别作材料复检。合格后方可开始成形,如有必要时,钢筋需作化学成份分析检测。
| 现场钢筋堆放须整齐,离地300mm以上,同时严格按IS09002系列标准做好现场挂牌标识。
钢筋加工由专业班组施工,根据钢筋加工的翻样样表,结合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使用机械统一加工。成型完的钢筋按品种、型号、规格挂牌堆放。现场所进的盘园钢筋使用冷拉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油渍等。现场所使用的钢筋出现生锈时,需进行除锈,同时作除锈记录,不得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
|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现场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基础底板钢筋及小于φ16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面积率≤25%,搭接长度为41d,且不小于500mm,框架柱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面
积率≤50%,梁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现场部分接头采用搭接接头。所有剪力墙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接头。
| 为确保基础底板上、下层钢筋间的有效位置,须在上、下层钢筋间设置钢筋马凳。做法尺寸: φ16@1000梅花状布置。
钢筋焊接前,必须先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认真做好施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按现行规范要求,及时做好试样检验工作。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绑扎要求:
1)钢筋交叉点须全部用铁丝绑扎牢固。采用22#镀锌绑丝,钢筋搭接处绑扎点不少于三个点。
2)柱、梁箍筋均做135°的弯钩,直段部分长度≥10d,应沿受力钢筋方向交错设置,基础地梁箍筋的弯钩应设置在底筋上,施工时请注意。
| 3)保护层垫块设置:基础底板下部钢筋保护层50mm,地梁底部钢筋保护层50mm,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50mm,室内:梁-25mm,板墙-15mm,柱-3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保护层≥15mm,墙板中分布钢筋保护层≥lOmm。
钢筋保护层制作:50mm厚的采用C20细石砼制作成60×60×50规格的砼块,设置间距@800mm正方形设置,同时注意在剪力墙下及地梁下须设双排垫块,宽度同墙或梁宽,长度间距@600,以确保垫块具有足够的承受力,不易被损坏,柱、剪力墙及平台板垫块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mm,即可满足要求。
钢筋保护层优先采用塑料定位卡,数量同水泥垫块。
4)柱、墙插筋时,为避免柱、墙插筋在砼浇筑时的位移,要求在上
层筏板筋或梁钢筋上弹出柱墙定位控制线,根据控制线将竖筋加以校正。并采用每侧一根附加钢筋(φ14)与插筋点焊牢固,点焊应不损伤主筋。
| 5)钢筋的间距控制:钢筋绑扎前,先按设计间距进行划线,采用自制的钢筋定位卡作间距控制,要求底板钢筋(平台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控制在士20mm内,梁受力钢筋间距控制在士lOmm以内。
本工程的剪力墙、暗柱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接头面积率为50%。
6)钢筋接头的设置位置宜在构件的最小弯矩处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7)钢筋绑扎做到无漏扣、松动现象。对因现场施工原因而产生的钢筋松动、位移,须在钢筋隐蔽验收前修复完毕。
| 8)对于墙体拉结筋、过梁、圈梁等后施工部位均采用预埋钢筋,并提前做好预埋件的加工,按图纸要求所需位置进行预埋。
| 9)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必须由施工班组,质量检查员进行班组自检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公司、建设单位进行钢筋隐蔽验收,达到要求后及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 10)施工现场,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成品钢筋,现场挂有成品保护牌。钢筋绑扎完,及时铺设施工架板,架板放置在用(φ25钢筋制作的长600高500的钢筋马凳上,要求纵横交错铺设,以确保钢筋的成品保护质量。
| 11)平台板上的预留洞口,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作洞口加筋处理。为确保施工安全,除设计要求对预留洞口上的平台筋作直通外,其余在洞口边每1.8m设1根高1200mm (φ16钢筋立柱,采用φ14的钢筋上下二根
相关推荐: